公安信息预警与犯罪防控研究摘要:犯罪防控的关键是掌握犯罪征兆信息,并利用对征兆信息的超前预判来实现及时预警,以有效扼制犯罪和减少犯罪危害。防控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研究犯罪规律、挖掘犯罪原因、掌控犯罪重点和感知征兆信息来提高防控犯罪的效率,促进公安临战处置机制与现代警务发展模式的无缝对接。关键词:公安;信息预警;犯罪防控;超前预判:D917.6文献标识码:A:1674-4853(2009)04-0028-08ResearchonPublicSecurityInformationEarlyWarningandCrimePreventionandControlHUANGZi-激an,LUDong-qiang(Fu激anPoliceAcademy,Fuzhou350007,China)Abstract:Thekeyforcrimepreventionandcontrolistocollectcrimeindicationinformationandmakethejudgmentbasedontheinformationtoachieveatimelywarning,inordertoeffectivelyreducecrime.Crimepreventionisacomplexsystem.Thepublicsecuritycouldresearchcrimerule,miningcausesofcrime,perceivecrimeinformationtoimprovetheefficiencyofcrimepreventionandseamlessconnectionbetweenpublicsecuritypre-combathandlingmechanismandmodernpoliceservicedevelopmentmodel.Keywords:publicsecurity;informationwarning;crimepreventionandcontrol;predictivejudgment公安信息预警是依据一定时空下的犯罪特点和治安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警情信息进行分类、甄别、分析、预判,对可能引发犯罪和导致社会动乱的各种要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危险征兆进行严密监测,对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进行准确预测,捕捉警讯,及时预警,超前防范,形成有效防控犯罪发生和重大恶性案件爆发的一套运行机制。2008年7月1日,28岁的北京人杨佳,一个无犯罪前科的青年,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拿着剔骨刀冲进了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从1楼到21楼,杀死6名警察,砍伤4名警察。这是上海市30年来最严重的袭警事件。袭警行为在警界乃至整个中国民间社会引起了轰动。上海特大袭警案的发生,并非偶然发生和毫无犯罪征兆可言。具有偏执人格和强烈报复意识的罪犯杨佳因对2007年10月涉嫌偷盗自行车被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审查一事不满,于是伺机报复。作案前曾在周边购买了各种工具,如单刃刀具、催泪瓦斯喷雾剂、防尘面具、榔头、登山杖、橡胶手套、打火机等。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公布的材料,杨佳一开始的攻击目标是闸北区芷江西路派出所。早在2008年6月12日至23日,杨佳就曾来过上海。他在距离芷江西路派出所仅20米的一间旅馆里,用望远镜观察派出所的情况。由于该派出所人员众多和安保严密的缘故,杨佳放弃了上述计划[1]。杨佳袭警案的发生,与公安部门疏于防范、缺乏犯罪征兆预警机制有直接关系。犯罪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可以认识和防控的。犯罪规律和犯罪原因的可认识性,犯罪机会和条件的可控性,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哲学依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矛盾可转化理论,犯罪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有效的防控,就可能出现不能犯或犯不成之现象。长久以来,人类社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防控犯罪的实践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犯罪学研究成果,为犯罪防控提供了丰富、具体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拓展,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法,概率论、模糊论、非线性数学方程及黑箱方法、灰色理论等为犯罪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与方法。因此,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举措有力,人类社会是可以通过信息预警和综合防控来减少犯罪。一、通过研究犯罪规律指导防控犯罪的社会机理及其发生原因看似繁复但并非秘不可测。任何社会过程与社会结构的存在都非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它的生成、演化等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任何事物的可控性都是通过正确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实现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掌握犯罪的规律来防控犯罪。实践表明,在某个地区、某个时期,犯罪主体、犯罪的重点区域、时段、犯罪手段、犯罪类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掌握了刑事犯罪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特点,就能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