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实证研究摘要:近几年来,中国公民参与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中央到地方。,公民参与有不同的层次,政府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过从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关和地方城市政府的层次。,以2006-2008年《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中报道的公民参与典型案例为对象,分析总结了城市政府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发展特点,指出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缺少法律依据参与、的某些形式存在明显缺陷参与的过程和结果公开程度不够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推动政府的公开透明行政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关键词:政府管理;公民参与;城市政府;典型案例;实证分析:D523文献标识码:A:1008-7168(2009)06-0045-07公民参与有不同的范围,也有不同的层次,有中央政府层次的参与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参与、以及基层的参与本文主要是分析地方城市政府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这里的政府是指狭义上的政府――行政机关,而不包括人大常委会(从现有资料和实际发展来看,人大工作中让公民参与的内容基本上是立法过程中向社会公众或市民征求意见)根据这一限定条件。,笔者选择《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报道的公民参与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一公民参与城市政府管理的典型案例概况、根据设定的选择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案例的条件,把2006-2008年共3年的《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报道的城市政府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典型案例进行汇总下面把案例的大体情。况用表1列出,这29个案例就是本文研究的?┭?本。????二从案例实际情况分析公民参与城市政府管理的特点、(一)从公民参与城市政府管理的形式来看,越来越多样化,但仍以听证会居多。从表1所列案例看,公民参与政府事务的形式有如下几种:听证会:10个,占34.5%;居民代表大会和参与委员会:2个,占6.9%;旁听:4个,占13.8%;公示:1个,占3.45%;征求意见建议:5个,占17.2%,在这其中网络征求意见建议占到80%;公众质疑:1个,占3??45%;座谈会:2个,占6.9%;居民投票:1个,占3??45%;评议报告:1个,占3.45%;网络评论:1个,占3.45%;电话随机访问:1个;占3.45%。从上述公民参与形式的分布来看,大多数是以听证会的形式,其次是征求意见建议,再次是旁听,其他的参与形式就是少数了不过。,可以看出,在城市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政府还是正在探索用更多的形式让公民参与其中。例如,在地方和城市政府决策过程中,市民旁听制度是市民民主参与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市。民对政府常务会议旁听并发表意见,既解决了政府有效管理的问题,又解决了民情民意上传的问题同时。,市民旁听制度也是提高市民民主参与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再如。,在涉及城市的公共项目建设中,让公民投票,或组成委员会的形式,或选出居民代表召开会议,这些都是给公民表达意见的机会,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从公民的角度来看,上述参与形式中,绝大多数是公众被动参与,由政府事先组织或提议,或者选公民代表进行讨论,只有少数是公民的主动参与,如案例8的公众质疑和案例24的网络评论形式案例。8中哈尔滨市政府在某报纸刊登要为出租车“整容”的公告,这引起了市民的普遍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财政浪费,就在普遍的质疑声中这一项目叫停;案例24是某职中校长为了助学金而“冒犯”县长的事情,这引起了网络的大量评论,要为此主持公道。(二)从参与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政府的立法决策和价格调整、。虽然表面上公民参与的内容和领域越来越丰富了,但参与内容各自所占的比例又凸显其中仍存在的问题。在29个案例中,公民参与政府管理事务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类:政府规章的制定或规章草案征求意见:3个案例,占10%;公用事业(企业)的价格调整,包括出租车调价民用天然、气的价格调整集中供热调价轨道交通调整票价数字电视收费价格等、、、:7个案例,占25%;公共项目建设的预算:2个案例,占7%;住宅小区问题:1个案例,占3%;拟办实事和城市发展规划:3个案例,占10%;政府会议或讨论起草政府工作报告、:5个案例,占17%;危旧房改造或拆迁:2个案例,占7%;环境整治或环境影响评价:2个案例,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