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22例报告胡占军苑海明侯建华(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内蒙古乌海016000)【】R656.8【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3)1-0136-01【关键词】三孔法腹腔镜肭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联合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就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我科在分别熟练掌握LC和LA技术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自2006年6月〜2011年3月共行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例中男8例,女1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5岁。其中胆囊结石合并慢性阑尾炎15例,胆囊息肉合并慢性阑尾炎5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2例。术前诊断方法括病史、体检、B超、CT等。1.2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并排空小便,不需插尿管和胃管,均采用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脐下(或上)弧型切开皮肤约10mm,插入气腹针,注入CO2气体,压力为12-14mmHg,插入lOmmTrocar置镜,于剑突下切开皮肤约15mm:插入lOmmTrocar,置入超声刀,于肋缘下锁骨中线交界处切开皮肤约5mm,插入5mmTrocar,置入抓钳,以三孔法先行胆囊切除术,取头高足低、右侧抬高体位,分离粘连,常规游离胆囊,提起胆囊壶腹部,切开胆囊颈前浆膜,解剖肭囊三角,确认肭囊管、肭囊动脉,上钛夹后剪断肭囊管,肭囊动脉直接用超声刀切断,牵起胆囊管远断端,将胆囊从胆囊床完整剥离,胆囊床用超声刀止血,检查无活动山血及胆漏,将胆囊暂且放于肝上,然后改为头低足高、右侧抬高体位探查回盲部,将光源于剑突下Trocar置入,脐下孔插入超声刀,肋缘下孔插入抓钳,分离粘连,用超声刀直接切断阑尾系膜,距盲肠约0.5cm用钛夹夹闭阑尾,残端2枚,远端1枚,用超声刀切断阑尾后,观察无出血,将阑尾送至肝上,与胆囊一并从剑突下孔取出,拔镜放气后切U给予美容缝合。2结果22例均手术顺利,术中平均出血约30ml,手术吋间40-60min,平均52min。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无胆漏出血并发症发生。其中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6例,阑尾粘连5例,均于术后次日排气、24h进食,术后均未用止痛剂,术后3〜6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4d。3讨论3.1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处理两种病灶相距较远的疾病时受切口的限制或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往往难以耐受而放弃。由于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小戳U完成手术,改变了传统外科的手术入路,克服了切U的限制,创伤小,灵活机动,可以远距离操作,即使联合切除相距较远的病灶增加戳UI时,也不会增加患者的腹壁创伤和痛苦,为腹部联合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术中根据需要随吋调整患者体位,均顺利完成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所以腹腔镜下多脏器、多学科联合手术必将成为一种趋势。3.2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的优越性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点:(1>术后并发症少:文献报告腹腔镜切U感染率为0.5%,低于幵腹手术切口感染率(4%〜7%>。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吸尽腹腔或盆腔脓液,降低了感染的发生,术后恢复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腹腔内环境影响小,因此,患者术后排气吋间快,恢复好,且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传统手术方法。(2)检查与治疗相结合:腹腔镜手术视野广,可同时进行肝胆胰脾、胃肠道及盆腔器官的探查,发现问题可一并处理。(3)损伤减小:一次手术、一次麻醉完成两个病灶的切除,避免了手术和麻醉对机体的重复打击,因此,在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联合切除手术产生的损伤较分次切除手术产生的总损伤要小得多。(4>费用降低:一次住院一次手术治疗两个疾病,避免了重复的检查、麻醉和手术费用,并且节省了医疗资源,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iL安全性较高。3.3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手术适应证主要冇:(1)术前或术中检查明确胆总管无结石,术中可以容易地暴露出阑尾和胆囊;(2>慢性阑尾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⑶慢性阑尾炎+伴奋急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结石:两者都旮明确的手术指征,可考虑行联合手术;(4>慢性阑尾炎+无症状型胆囊结石: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本可随访,但因行阑尾切除术,可考虑联合切除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