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社会治理变迁的历程与迈向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治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社会治理变迁大体经历了“革命型”社会治理、“管控型”社会治理、“管理型”社会治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更加强调“治理型”社会治理,并不断取得突出的成就。中国的社会治理变迁,体现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需要,不断深化并改进社会治理之路;同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积累了适合国情的社会治理经验。关键词:社会治理;治理体制;变迁历程;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in1949,Chinahasmadealotofattemptsandpracticesinthefieldofsocialgovernance.Thechangeofsocialgovernancehasgonethroughthreestageswithdifferentcharacteristics,namely"revolutionary"socialgovernance,"control"socialgovernance,"management"socialgovernance.Since2012,socialgovernanceinthenewerahasputmoreemphasison"governance-oriented",andhasmadeoutstandingachievements.Theabovefourstagesareinterrelated,reflectingthedevelopmentofsocialgovernanceinresponsetotheneedsofeconomicandsocialchange.Chinahasalsoshapedsocialgovernanc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accumulatedexperienceofsocialgovernance.Keyword:socialgovernance;governancesystem;changeprocess;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仅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社会治理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系统梳理新中国70年来社会治理的历程与变迁,有助于提炼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治理概念和视角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单独成章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标志着“社会---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治理”概念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对比以往正式文件中相对应的“社会管理”一词,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对过去社会管理的全盘否定,实际上是强调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社会治理的表述方式是对社会管理的完善和提升[1]。因此,在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虽然长期没有社会治理的提法,但社会治理、社会管理的有关实践一直都在进行中,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中的社会治理模式。同时也应特别注意,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成为新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2],也就是说社会建设的两大构成是民生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类似,“社会建设”也是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文件中提出的重要政治命题,将社会治理置于社会建设的范畴内讨论,可避免对社会治理过于宽泛的理解。因此,就政策术语或政治命题而言,社会治理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治理实践,致力于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与秩序的“转型悖论”[3],进而服务于整个国家的治理现代化。在“社会治理”成为重要的政治命题之前,“治理”以及“社会治理”作为社会科学术语,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屡屡提及的观察社会转型与秩序构建的概念。“治理”理论的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是国际组织的推动与倡导。国际组织对治理的倡导源于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效果的反思,关注受援国国内的治理问题[4]。二是西方学者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反思。西方国家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发了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等公共管理危机的讨论。在西方语境下,社会治理体现为减少政府直接监管、多层级治理、由社会组织或私营企业承担公共服务等特征[5]。可见,“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涵,但核心是政府与社会关系。二、社会治理变迁的历程(一)“革命型”社会治理阶段(1949—1956年)在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