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kafeishuangyu8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NANCHANGCOLLEGEOFEDUCATINO第23卷第1期Vol23No.12008.简评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翟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白寿彝主编的《要中国史学史》教材是一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教材,面向全国各高校历史学科的学生所编写.与其它中国史学史著作相比,这部教材有其突出的特点.关键词:简评《中国史学史》教材特点:K207文献标识码:A:1008—6567(2008)01-0036-02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修订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原名《中国史学史教本》它自出版以来,便被多数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用作教材.后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把此书收,入"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予以重版,将原书中的"教本"二字略去,并对全书做了进一步的校对.这部由众多知名史学家参与编写,由白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包含了众多人的心血和对中国史学史的贡献,是一部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中国史学史教材.第一,该书不同于其他的史学史著作,不仅从整体方面写出了中国史学发展过程的脉络,而且把史学家的学术生活和学术成就摆在时代的潮流中去把握.比如第二章中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之第二节中介绍司马迁和其著作《史记》时,作者先介绍了司马迁的家学,以表明司马迁的史学成就与其家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紧接着作者在写"司马迁著《史记》"时先介绍了他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从当时的时代潮流中说明其对司马迁著《史记》的影响,更能体现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同时还简介了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使得他在极端屈辱的生存条件下仍然坚持写出优秀的史学著作《史记》可见他的学术生活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是多么的艰难,也更让我们对他的学术成就备加推崇.第二,该书在内容上,同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编写要求一样,在""字上下工夫,重视史学同通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贯通古今的史学发展规律.作者很重视""字,这样更可以体现出中国史学通的整个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通史功底和贯通古今的史学思想.作者不仅写出了从古到今的各个时代的史学发展情况,做到了""并且每个时代史学发展的特点作者也写得很清楚,为我们学习,了通,解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和每个时代的特点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从大标题便可醒目地看出: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近代史学(上);近代史学(下);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第三,该书在写作上与其他相比,写得特别细致,可以说内容丰富,细致入微,既从整体上给人勾勒出一种中国史学发展的大致框架和脉络,又对每个时期的史学发展状况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论述.不仅对每个时期史学发展的大致特点予以表述,并且对具体发展特点予以详细论述.我们以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为例,我们从标题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大致状况在整个史学发展过程中是"发展"时期,而后作者又分了七大节去全面详细地论述"发展"的表现.这个时期史学的大收稿日期:2007-12-16作者简介:翟圆(1983-),女,陕西西安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23卷1期:简评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第第翟圆---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7致特点是"发展"时期,而后作者在第一节,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中又分了五个部分来具体论述这一时期史学的特点,而在这五个部分的每个部分又有具体的特点和表现之处.第四,在文字表达上该书也很准确,凝练.比如在介绍司马迁的生卒年月时,由于史学界历来有不同说法,没有定论.因此,该如何写也需讲究一定的语言精确度,该书写到:"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一说公元前13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约卒于公元前90年".其中的"一说公元前135年"和""字,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和治学的严谨性.再比如作者在论述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约特点时,以"童年"",成长"",发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