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杨娜伟,陈建,李云伍,余小草,丁珠玉(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反映了农业发展的程度和状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大量的最新统计数据,阐述了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南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还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我国尤其是西南丘陵山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指出了今后加快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关键词:西南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S23-01文献标识码:A:1003-188X(2009)09-0244-030引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因为农业机械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装备与技术支撑。以丘陵山区为主的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平原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尤其是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无不影响着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也与我国对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代背景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必须把农业机械化放置于大农业的大环境和整个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之中,去考虑、分析、制定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保障农民权益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包括支持农收稿日期:2008-11-25作者简介:杨娜伟(1982-),男,河南太康人,硕士研究生,(E-mail)shuishou16@163.com。机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支农资金的大量投入,如“三减免两补贴”的政策;还有中央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林业建设、畜牧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资助(仅四川遂宁市每年就约有1亿多资金用于农业)[2]。这些方针政策不仅有利于“三农”工作的进展,也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在这些重农惠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侧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凸显出来。2西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3省一市一区,全区总人口为20738万余人,占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的15.70%;全区总面积233.7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4.35%。其中,贵州、重庆云南、四川4省(市)中丘陵山地的面积分别占本省(市)土地总面积的92.5%,94%,94%和97.46%[2-5],这是目前西南地区的基本状况。2.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2006年西南地区耕地面积1921.91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2204.69万hm2的15.75%(耕地面积为国土资源部2005年公布数据);而农业机械总动力数为5866.22万kW,仅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8.56%。2006年全国耕地机械化平均水平55.39%,播种机械化平均水平为32.00%,灌溉机械化平均水---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平为32.08%,植保机械化平均水平为28.18%,收获机械化平均水平为25.11%。而重庆、四川、贵州、云---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南4省(市)的耕地机械化水平分别为23.02%,19.18%,6.48%,9.52%在30个被评价的省、市、区中(不包括西藏地区)位列第27~30位,播种机械化水平分别为0.16%,3.88%,0.05%,0.31%;灌溉机械化水平分别为8.15%,3.80%,1.59%,3.19%;植保机械化水平分别为12.35%,22.14%,4.55%,4.09%;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2.51%,5.95%,1.35%,1.24%[1]。西南地区4个主要农业生产省、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