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得为儒家教育方法论的核心

试论“自得”为儒家教育方法论的核心摘要:“自得”二字最早出现在《中庸》第十四章中,然后又出现在《孟子》中。孔子本人没有提出“自得”概念,但这不妨碍他的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中浸透着这种方法的精神。在孔子与弟了们“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对“个我”的强调与尊重,“自得”是儒家教育方法论的核心。关键词:自得;儒家;教育:B222文献标志码:A:1674-9324(2014)04-0164-031•“口得”二字最早出现在《中庸》第十四章中,该章谈论君子的行为方式: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索富贵,行乎富贵;索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①究其实,就是一句话,“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其次在《孟子》中又出现富有意味的“自得”二字,一段之中,再三言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Z,则居Z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Z深,则取Z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②按照传统的说法,《中庸》为子思所著,孟子又是“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荀列传》),那么,两部经典先后出现“自得”概念恐怕就不是偶然的了。相较之下,《中庸》“口得”的含义具体而明确,直指“君子素其位而行”,而《孟子》中“自得”一词似更有意味。我们去细细品味集注的解释:“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③如此则显示“自得”有方法论意义,因为,在君子“进而不已”的不懈追求中,也有“其进为之方”,“自得”二字应是指“进为之方”。强调这个“方法论”意义的冃的在于,我们由此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孟子的“口得”概念绝非突兀而来,它根本上源于孔子思想。至于《中庸》“自得”,文中更已表明有孔子“反求诸其身”之意。孔子本人没有提出“口得”概念,但这不妨碍他的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中浸透着这种方法的精神,也不妨碍后儒去发掘这种精神。最典型的莫如他的这样一段名言:“不愤不启,不煤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集注引用程氏兄弟语云:“愤怖,诚意Z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乂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④程氏“待其自得”一语,无疑点出了孔子“举一反三”方法的精髓。更富启发的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孔子曾总结自己说:“吾尝终口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朱熹注释此段,初看起来是令人吃惊的「'此为思而不学者言之。盖劳心以必求,不如逊志而自得也。”⑤他凭什么如此大胆认定孔子的“学”是“自得”之学呢?单纯看孔子这句话,完全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倒不如说,“孔子认为口己应当去多读书学习,而不是空想”,更能为常识接受。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朱熹已从它处,或者说已从全部《论语》中认定,孔子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自得”,这里不过用“自得”来具体地解释这一段话罢了。那么,我们能够接受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的见解吗?我认为可以,因为“口得”的实质内涵——用我们现代汉语表达一一不妨说是“邀请个体主动参与”,而这一点,在《论语》中是明显而广泛地存在着的。说得简洁一点,在孔子与弟子们“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对“个我”的强调与尊重。试举几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宪问》)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口致者,必也亲丧乎(《子张》)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最终都能够指向“自得”概念。2•如果说,以上这些“我”、“自”、“己”的诉求中所隐含的“自得”概念只是原则的话,那么我们还应去看一看孔了的更具体的做法,即观察孔子在引导弟子们求学问道的过程中,他是如何尽可能地“邀请弟子们的主动参与”的。我以为,此类事例最典型地体现在“诗教”中。试举一例孔门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