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2期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Vol.23No.22010年4月JOURNALOFNINGBOUNIVERSITY(NSEEApr.2010:1001-5132(201002-0079-05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以上海、杭州、无锡、慈溪为例王海亚1,李加林2(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宁波315211;2.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以多时相LandsatMSS、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不同等级城市(上海市、杭州市、无锡市和慈溪市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5个时相的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扩展特征各不相同.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用地;时空变化;长江三角洲:K928.5文献标识码:A城市化及城市用地扩展是现代社会人类对土地利用的重要作用方式之一[1],城市扩展不仅表现为对非城市用地的替代,而且还涉及到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载体,不同的城市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对应---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不同的城市形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外部形态演变格局与过程日益成为现代土地利用过程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研究内容[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市化过程最为剧烈的地区,其城市用地增长特征和形态变化在我国有典型性,并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研究的热点地区[3-8].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政治、经济地位及区位条件的差异,其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及演变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笔者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的上海、杭州、无锡和慈溪4级城市为例,研究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1数据与研究方法1.1数据及处理研究使用的主要数据源有1979年(MSS、1990年(TM、1995年(TM、2000年(ETM和2005年(TM5期陆地资源卫星数据.以1978年研究区1:10万地形图为基准,在ENVI4.2图像处理系统下,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校正误差小于1个像元,投影方式为地理经纬度投影.对1979年MSS数据和2000年ETM数据进行30m×30m重采样.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10万行政区划界线进行影像切割,再进行增强处理,用于城市用地专题信息的提取.1.2城市用地增长的分析指标将不同时相的城市用地解译数据进行顺序叠加运算,可以求不同时段城市用地变化信息.为了收稿日期:2008-12-03.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网址:3xb.nbu.edu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08B90;宁波大学重点学科课题(XK0611036.第一作者:王海亚(1964-,女,浙江慈溪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土地管理.E-mail:2001mhj@sina---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80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探讨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不同等级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变化特征,笔者采用了以下指标进行分析:(1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城市用地扩展速度vU表示整个研究时期内不同阶段城市用地扩展面积的年增长量,用以表征各阶段城市用地扩展的总体规模和趋势.(/100,vpaoaUUUt=−Δ×%(1式中:vU为城市用地扩展速率,paU为某一时间段末期城市用地面积,tΔ为时间段(一般以年为单位,oaU为某一时间段初期的城市用地面积.(2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指数iU是指年均城市用地扩展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100/(,ieataUUtL=Δ×Δ×(2式中:iU为城市用地扩展强度,eaU---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Δ为某一时间段城市用地扩展数量,tΔ为时间段(一般以年为单位,taL为研究单元土地总面积.(3城市用地扩展分形模型.分形模型适合于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过程研究,揭示城市生长和演化规律.2ln(/4/ln,DPA=---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式中:D为分维数,A为某一时期的城市面积,P为该时期的城市边缘周长.(4缓冲区分析模型.缓冲区分析法通过建立围绕中心市区向外等距扩散缓冲带作为城市用地扩展空间分异的基本单元,分析不同时期城市扩展过程所体现出来的空间行为特征.{:(,},iiBxdxUR=≤(4式中:iB为缓冲区,x为点位,iU为城市,d为x到iU的距离,R为半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