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中国经济的发展(-)1949年前的中国经济(二)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三)发展道路的思考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二、世界经济进步(-)世界的收入分配(-)经济全球化的考量(三)经济全球化冃标三、国际经贸新格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经贸地位(-)世界经贸格局探讨(三)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要求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进步(上)目标•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和谐社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和平发展(崛起);1949年前的中国经济•中国钢产量:美国的1/87,英国的1/14,日本的1/8,苏联的1/19,印度的1/2;•中国的电力产量:美国的1/35,英国的1/6,日本的1/6,苏联的1/印度的1.6倍;•中国的煤炭产量:美国的1/9,英国的1/3,与日本相同,苏联的1/2,印度的2.1倍.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改革始白中国农村一先进的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小岗村分山承包的文件(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国家革命博物馆)---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6万亿元人民币,1997年便达到7.3万亿元人民币,1998年达到7.9万亿元人民币,1999年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2000年达到8.9万亿元人民币,即1万亿美元,人均为825美元,2001年为9.5万亿元人民币,1.15万亿美元,人均900美元。2002年突破了10万亿为12000多亿美元。2003年15000亿美元。2004年为136515亿元,16500亿美元。2005年为13万亿,2.3万亿美元,2006年为21万亿人民币,2.7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居于第4位。2002年GDP达120333亿元,2006年达210871亿元,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加22635亿元。2005年和2006年,GDP连超法国和英国,跃居第4位。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徳国的13.9%、37%和71.8%,到2(X)6年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60.6%和91.3%。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6年提髙到5.5%。•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继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后,在四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排名也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按照I比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己经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概况•2006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发展世人嘱目(第四位)•进出口列世界第3位,1.76万亿美元,顺差1774亿美元。•引进外资为世界笫2-4位695亿美元(2005年724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位,过10663亿美元。•经济改革己经从数量型转入了强调质最型的改革突破极限•世界经济尚未有经济体以7%的年增长速度,连续增长40年,中国可能是例外;•7%的年増长率连续増长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40年意味着经济总量增长16倍。•中国从1978年至今,共26年的时间中,年均增长率为9.2%。中美差距•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增长率为4%,中国增长率为7%,那么屮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而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发展道路的思考三大民生问题住房、看病、上学房地产的基本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800美元时,房地产业就进入了比较高速发展的阶段,达到1300—1400美元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达到4000美元以上,为地产业便处于稳圧发展时期了.也有人认为当人均收入达到8000-10000万美元时,房地产业趋于饱和,逐渐进入衰退状态。•在发达国家,龙价应该是家庭年均收入的3—7倍。中国小康水平住房,90平方,63万,要多少年?住房改革•1980年邓小平把住房改革提上议程时,大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不到4平方米,上海平均2平方米。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超过了当初设想的3倍,其中,上海为33.07平方米,北京为32.86平方米。而日本的东京只有15.8平方米。东京的人均---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