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changmuyihao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心理学报2011,Vol.43,No.1,101?110ActaPsychologicaSinicaDOI:10.3724/SP.J.1041.2011.00101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阎书昌(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24)摘要传教士丁韪良出于借心理学来传播宗教的目的在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这是融入了许多西方科学心理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中国最早开设心理学课程的登州文会馆的两名毕业生在丁韪良撰写《性学举隅》过程中进行了笔述工作。丁韪良曾为益智书会撰写心理学教材但未完成,益智书会转而出版了颜永京的《心灵学》(上本)。以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为纽带,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构成了一副较完整的历史图景,反映出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与宗教传播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举隅》吸收了当时西方心理学前沿性的生理心理学知识,向中国引介了催眠术和颅相学知识,并对中国的“五官说”、“七情说”进行了修正与补充,同时也借用了汉字的造字法来阐述其部分心理学观点。由于丁韪良向中国传播心理学是其宣传宗教思想的手段之一,而颜永京译述海文原著的《心灵学》更倾向于向中国传播心理学这一学科,强调了心理学与众多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因此丁韪良在心理学术语创制上的历史功绩要逊于颜永京。颜永京于1882年将psychology翻译为“心才学”,这是目前发现心理学学科的最早汉语翻译名称。关键词分类号丁韪良;《性学举隅》;中国近代心理学;登州文会馆;颜永京B84-091引言在华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A.P.Martin)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的视角上仍显薄弱,致使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性学举隅》的认识有待深化。本文在深入考察原著的基础上,以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传播为历史背景,试探讨这部心理学著作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的历史价值,同时将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梳理丁韪良及《性学举隅》与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事件或著作的关联性,以此来构建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图景,从而达到对中国心理学所走过的这一历程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的目的。于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这是第一部融入了,许多近代西方心理科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此书虽曾在中国心理学界被提及过,并误以为1904年才问世(赵莉如,1991),至今始终未见心理学界内对该书及其在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进行过深入研究。1988~198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汪兴安在随荆其诚出访美国期间,在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这本1898年版的《性学举隅》。目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着一份复印本(激ngFu,2001;汪兴安,个人访谈,2010-05-06)。在心理学界之外目前仅见《丁韪良与中国》一书中专设一节以1904版《性学举隅》为基础对其内容、特点、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评述(王文兵,2008),但是该著作对《性学举隅》的解读在2丁韪良与《性学举隅》丁韪良,字冠西,1827年出生于美国基督教世---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家。1846年他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并在大学学习过精神哲学(又译“心理哲学”,Mentalphilosophy)课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神学院接受《圣经》方面的收稿日期:2010-05-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CXLX006)。通讯作者:阎书昌,E-mail:yanshuchang@126101102心理学报43卷培训,同时他也注重世俗科学(自然科学)在传教中的作用。1850年他抵达香港,开始了长达60多年在华传教与传播西学的生涯。他曾介入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丁韪良主张世俗化传教,即以宣传基督教世俗文明来传播教义,因此他在华传教生涯也是其传播西方文化、世俗科学知识的一生。他曾开设崇实馆开展教育工作,翻译西方公法(国际法)、格致(自然科学)、政言国策(政治经济学)等大量著作。他于1865年任职于同文馆,其间出任同文馆总教习长达26年。1898年出任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参加了京师大学堂的早期筹备和开办工作。后曾出任湖北济美书堂总教习兼仕学院讲友。1916年丁韪良病逝于北京。作为传教士的丁韪良,他一直试图以基督教以及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