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长空MD90干线飞机合作研制始末陈启南《航空档案》2009年第12期早在1986年中美双方开始合作生产MD82/83飞机时,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市场预测,中国在未来15年内至少需要150座级的飞机约150架。为此,为振兴中国的航空工业,改变中国民用干线客机全部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满足国内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国务院于1986年第125次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发展干线飞机。从1986年项目论证开始,至1999年该项目结束,整整用了14年时间。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干线飞机项目的全过程,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所在。可以说,这是中国民机工业发展的一次真正尝试,或者说是又一次拼搏。它无疑为此后的中国民机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值得借鉴、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教训。MD-90项目的由来和演变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MD90-30干线飞机是双方历史上长期合作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国家在民机产业方面历经长期的艰苦探讨所做出的历史选择。1985年3月,原中国航空工业部所属的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民航总局所属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原麦道公司签订了合作组装25架MD82飞机的合同。1989年12月,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又与原麦道公司续签了5架MD82、5架MD83的合作生产协议。自1987年7月由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组装的第一架MD82飞机交付中国民航沈阳管理局,至1994年10月18日最后一架MD82飞机交付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历时7年,胜利完成了35架飞机的组装任务(其中5架MD83返销美国),这一历史过程显然为中国航空工业与美国原麦道公司的工业合作进行了一场很好的预演。根据1986年对国内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预测,未来15年间国内至少需要150座级的飞机约150架,为此国家科委提出振兴航空工业,大力发展干线飞机的设想。同年国务院召开第125次常务会议,听取国家科委的汇报。会议确定由国家科委、航空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国务院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会后,国家科委、航空工业部、民航总局联合组建协调机构,积极部署国内、国外的方案论证工作。经过近6年的论证研究和对外谈判,国务院于1992年2月批准了国家计委计国防[1992]63号文《关于干线飞机研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查意见的请示》。同年3月28日,航空航天工业部授权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麦道公司签署了干线飞机项目合作协议书。6月25日,国务院授权外经贸部批准协议生效。按协议书规定,第一阶段中、美将合作生产40架麦道飞机,其中3架MD82,17架MD82T(改4轮主起落架的MD82),20架MD90T(改4轮主起落架的MD90)。第二阶段将在1994年继续谈判商定。意向合作生产飞机总数将达130架。正当干线飞机项目按协议书内容开始启动的时候,因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竞争,导致国际上MD82飞机低价销售。加之市场需求的变化,中、美双方又开始了长达2年的谈判,先是明确合作生产40架MD90-30飞机,进而确定40架MD90-30飞机中,中国民航直接向麦道公司购买20架,中、美合作由中国生产20架。以国务院1994年9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的原则为依据,通过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民航总局联合对外谈判,终于在1994年11月4日中美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修改协议。随着1994年12月1日中国外经贸部对修改协议的批准,干线飞机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在干线项目实施将近2年,在中国生产的首个大部件机翼翼盒由西飞公司交付发运4天后的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联合对外宣布了二家即将合并的消息。1997---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年8月4日,合并后的新波音公司正式运行。1997年11月,波音公司出于发展战略的需要,决定原麦道公司的MD11、MD80、MD90系列飞机生产线将随着2000年2月最后1架飞机的交付而关闭。这一系列始料不及的重大变故不仅对项目实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困难,也为本来就难以捉摸的市场前景抹上了一道浓重的阴影。中国民航明确提出,国内MD90-30干线飞机也应与波音公司同步停产。随之,1998年6月国务院第10次总理办公会作出了“按与波音同步停产”的原则,“与波音公司进行谈判,并修改合同”的决定。依据总理办公会的决定精神,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立即着手研究落实,并在中美专家组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