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严重创伤后继发急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沈志刚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北黄梅435500【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继发急性胆囊炎诊断与治疗上的合理性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10年期间所收治的20例创伤后发生急性胆囊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4例中治愈13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6例中治愈2例,死亡2例,其余2例随访观察1〜2年因肭囊炎症状反复发作来院行腹腔镜肭囊切除术.住院时间11〜21天,平均15.35天.结论原发创伤或手术后继发急性胆囊炎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治愈木病的关键.【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创伤后继发;肭囊切除术【】R575.6【文献标识码】B【】1008—(5315(2015)12—1437—0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52岁風往均无胆管疾病的记录.病因:创伤组6例:其中,重症颅脑外伤2例,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伤、血气胸2例,单纯外伤性气胸1例,肾挫裂伤1例;非创伤组3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上述病人中除脑挫裂伤外,其余7例均有休克,持续时间0.5〜3h不等.手术组11例,均并发于各种外科疾病手术,包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4例,绞窄性肠梗阻部分肠段切除术2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手术2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1例,结肠癌左半结肠切除1例,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毕洛1式吻合术后1例.手术组11例中6例术中出现低血压.有输血病史9例,手术后禁食5~12d,其中11例超过6d.有糖尿病史6例,冠心病病史3例.1.2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18例,右上腹肌紧张明显2例(重症颅脑外伤浅昏迷患者).畏寒发热(38.5-39.6deg;C)14例,黄疽3例.症状出现最早术后12h,最晚96h.白细胞计数〉10109/L以上16例,中性分类〉80%13例.CT确诊5例,1例误诊为吻合口瘘,后经手术确诊,其余14例经B超检査均发现胆囊肿大,壁厚0.35〜0.4cm,毛糙,胆囊内有强光点漂浮,有或无结石声影;17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3例为结石性胆囊炎.2方法及结果此组病例非手术治疗6例,治愈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2例重症颅脑损伤浅迷患者,因家属犯绝手术行保守治疗,均于入院后7—9d死于感染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苏余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随访观察1~2年因胆囊炎症状间断发作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14例/冶愈13例,术中探査所有病例腹腔内均冇胆汁样腹腔渗液,胆囊均不同程度的被大网膜或胃、十二指肠包裹粘连31例胆囊张力明显增大、充血水肿严重,部分囊壁发黑,其中扪及胆囊结石3例,位于壶腹部、未嵌顿;胆囊塌陷,囊壁坏疸穿孔3例.行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人部切除术2例(残余囊壁及黏膜电刀凝灼),均置腹腔引流;死亡1例,死亡原因:患者因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毕洛I式吻合术,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高热、腹膜刺激征而误诊为吻合口瘘,后经剖腹探査时确诊,因切除胆囊困难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术后2d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病例住院吋间11〜21天,平均15.35天.创伤后急性胆囊炎确诊吋间:入院后(伤后)或手术后2〜3d2例,4~5d5例,6〜8d8例,9-12d5例,平均6.75d.3讨论3.1创伤后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创伤后急性胆囊炎病因复杂,可并发于与胆道无关的各种手术、各种多发性损伤等,多与结石无关,不同于一般胆囊炎的发病规律,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综合文献分析及临床经验,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综合性因素:①胆囊血供障碍,严重创伤或手术后常并发休克,突然低血压可引起胆囊粘膜局限性坏死,危重患者交感神经兴杳性增强,使胆囊血管收缩.此时如再使用血管活性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进一•步促使胆囊缺血、坏死.缺血的胆囊粘膜对化学性和细菌性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减弱.本组病人中7例均有休克,11例疾病手术病人中6例有术中低血压,支持胆囊缺血学说.②大量输血,特别是输入陈旧性血,溶血后产生大量血红蛋白变性产物,引起胆汁成份的改变,造成患者胆色素负荷加重,致胆汁浓度和粘稠度增加,可诱发急性胆囊炎.本组病例有输血病史9例.③麻醉和止痛药可使胆管U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胆汁浓缩,胆囊排空困难,从而诱发急性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