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正确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8例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后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原狭窄部位管腔扩张,血流通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随访0.5~2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复发,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支架置入;脑动脉狭窄;过滤保护伞;脑血管造影;短暂性脑缺血[]R473.6[文献标识码]C[]1673-7210(2010)06(c)-105-02目前,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治疗脑动脉狭窄,可有效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8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脑动脉狭窄患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39~68岁,平均57.9岁。所有患者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18例为首发,10例为复发,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颈动脉狭窄7例,椎动脉狭窄13例,大脑中动脉狭窄8例。狭窄程度达60%~85%。1.2手术方法患者麻醉成功后,平卧于手术操作台,常规消毒铺巾,进行股动脉穿刺。由股动脉穿刺点将6F动脉鞘管置入股动脉内,将导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引导下,置入病变动脉进行血管造影,由微导丝引导,通过动脉狭窄段。放置过滤保护伞后,将球囊扩张导管置入对狭窄部位进行预扩,然后将适宜型号的支架置入。进行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放置正确,血管无狭窄后,将过滤保护伞撤出。2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后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原狭窄部位管腔扩张,血流通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均于3~7d出院。随访0.5~2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复发,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3护理对策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因支架置入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新技术,患者和家属对其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不了解,易产生不信任和恐惧等心理[2]。医护人员应向介绍支架置入治疗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并向其讲解术中的配合方法,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3.1.2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项相关实验室检查,为降低术中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应于术前3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3];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术前6h禁食水,做碘过敏试验、备皮;术前检查患者术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准备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做好急救准备。3.2术中护理配合术中将静脉通道建立在术肢对侧肢体,连接三通接头,一路以微量泵持续泵入尼莫地平,另外两路备用。术中将肝素钠生理盐水备好,遵医嘱静脉注射[4]。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肝素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于支架前置入前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监测患者生命体---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征及各种不良反应,及时处理。3.3术后护理3.3.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取平卧位,术肢制动24h。保留动脉鞘管4~6h无异常情况可予拔除[5],拔除后,局部加压包扎24h。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h。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血压波动及时处理,注意尼莫地平的入量及速度,并观察穿刺部位的出血及术肢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继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药期间监测出凝血时间,并观察患者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黑便等。3.3.2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后应连续进行心电监护24h,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造成的瞬时高血流量可导致患者脑水肿、头痛甚至出血[6],故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嘱患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药物,并详细向其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活动适当;定期复查。5体会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但其常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1]侯小艳,是明启,赵利红.脑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