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预期的成因,然后从民生的角度谈通货膨胀预期的危害和防治,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分析并尝试提出可管理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思路。关键词:通胀预期形势与政策Abstract:Inthispaperanalysesthe2010inflationexpectations,andthenfromtheAngleofpeopletalkaboutinflationexpectationsandprevention,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analyzeandattempttoproposetheinflationexpectationsmaymanagementprinciple.KeyWords:inflationexpectationsinflationSituationandpolicy一.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定义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要点:一是“货币发行过多”。换句话说,如果物价上行不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致的,那么,这种物价上行不属于通货膨胀范畴。二是物价普遍增长。其内在含义是,如果CPI上行不是由物价普遍增长所引致的而只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商品价格增长所引致的,那么这种CPI上行不属于通货膨胀范畴。三是物价“持续增长”。从逻辑关系上说,如果CPI上行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仅仅表现为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则不属于通货膨胀范畴。在现实中,西方国家一般以CPI连续上行6个月且超过3%作为判别通货膨胀的尺度。通货膨胀通常与CPI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讨论通货膨胀度量时对于CPI单独说明是有必要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它是国际通用衡量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基础数据,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指标。而通货膨胀预期指公众对后一段时期内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幅度大小的事前估计。预期行为本身具有主观性,但人们进行预期所依据的却是客观事实。影响或决定人们预期的因素有:过去一段时期中物价总水平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整个经济发展变动的趋势;政府所宣布的将要执行的各种经济政策,主要是物价和货币政策;政府遵守诺言、贯彻政策的可信程度等。在通货膨胀预期中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作用是现代预期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1968年,M·弗里德曼和E·S费尔泼斯分别著文,提出“增广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物价水平与产量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像原有的“菲利普斯曲线”那么简单,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相联系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只是短期的或过渡的现象,它只是预期价格变动和实际价格变动之间存在矛盾时才确实存在,一旦人们形成准确的预期,这种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也就不存在了。这种分析引起了经济学家对预期因素的重视,提出了种种预期假说。其中较简单的是“短期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比较新的预期理论是“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的基本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人们在进行预期的时候,不仅仅凭过去的经验,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特别是政府政策变动的效果;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每一个理性经济单位,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一定会充分利用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联系一切重要经济变量的变化考虑问题,并能像经济学家一样,对每个内生变数的变动态势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可以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二.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是一个尚未实现并且不一定会准确实现的抽象概念,选择何种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建立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