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接近于现实的社交产品设计——圈子

更接近于现实的社交产品设计——圈子刘涵宇@xidea首先,我们来回顾几个场景。时间是2009年,用户A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他使用人人网来跟以前的同学和朋友们沟通。但是最近他遇到了问题,事情是这样的:A有一群非常要好的兄弟们,没事聊聊苍老师、骂骂人、讲讲段子之类。这样的交流方式让A觉得真实和愉悦。但是同时,A的人人网好友中还有一些现在学校中的同学们,其中部分是女生,也有女神。A不希望把自己“不良”的一面展示给他们。但是,在人人网发状态,会推送给所有好友,没办法设置权限,没办法加密。为了女神们,A只好进行自我审查,尽量不发“敏感信息”,但这样的代价是,他与他的好兄弟们渐行渐远。时间是2010年,用户B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平时喜欢玩微博。对于他来说,微博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跟朋友沟通,另一个,是运营他的个人品牌,有时候还能通过微博接到一些私活。但是最近,他发微博变得越来越谨慎,因为他发现他的上司关注了他。平时工作上的一些牢骚,吐槽老板,骂客户的微博,他是不敢发了,但是没有了这些,生活缺少了多少乐趣啊!他想要注册一个新的账号,但又有点儿舍不得这几年积攒下来的2000多位粉丝。想来想去,他只好新注册了一个叫“B-私人”的微博账号,把他的朋友们重新follow了一遍。但是两个账号倒来倒去用起来很混乱,比如上次他就不小心把一条抱怨老板的微博用原来的账号发了出去,虽然及时删除,但依然吓出了一身冷汗。我们在使用线上社交工具的过程中,究竟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有哪些不同?为什么在现实中感觉并不明显,甚至不存在的问题,在线上社交工具中会如此的明显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先研究一下,我们在现实中的社交网络模型是怎样的。用户C是一个产品经理,他在深圳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他回忆了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他跟下面这些人有过交流:在工作日,与公司的同事讨论需求和设计,得出结论:开发一个提醒功能,在用户的账号余额小于xx元时通过弹tips的方式提醒用户,如果用户注册了手机号,还可以使用短信提醒。(1)晚上下班,有人在QQ“密友群”里发消息说,C大学喜欢的女神X2周后要结婚了。密友们在群里完整的八卦了一遍当年C追女神的故事,C也乐在其中。最后他们决定,去上海参加女神的婚礼。(2)打电话给物业,让他们派人来家里修水管。(3)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国庆节回家;跟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从香港带化妆品。(4)周末,陪女朋友看电影,顺便喝杯咖啡。(5)画出网络图,再加上C本人,就是下面这样:从上面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特征:1.在现实生活中,C的所有社交对象并不是混在在一起,而是形成了天然的圈子。2.不同的圈子之间没有交集,或者交集很少(只有一处,即C的其中一个大学同学也是他现在的同事)。原来,在现实生活中,C的社交网络除了PersontoPerson的结构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结构,就是“圈子”。一般情况下,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圈子里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特定的话题经常只会在一个圈子内部被共享,而不会影响到另外的圈子;而不同圈子内部的成员之间经常是处于社会隔离状态,互相并不认识,或者较少认识。而在网络上,则是这个样子(如果现实中的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社交工具的话):传统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社交产品,是以人为最小单位的。其关系网是人与人直接连接形成,在这个网络之上,并不存在其他二级结构。对于一个用户来说,他的“好友”是扁平化的,没有层级的,也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分。这样的网络结构意味着,任何一个用户产生的任何UGC,将会被推送给他的所有好友,因为并不存在一个“好友分级系统”。如果将用户C在现实中的社交平移到线上的结构,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传统的线上社交产品,没有很好的实现现实生活中“圈子”的结构和功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社交产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思考和解决。例如:1、引入类似圈子的结构。微信朋友圈,在发照片的时候,有一个“可见范围”的选项,进去以后,可以将所有微信好友分组,然后可以将UGC只推送给特定的组内的成员。这里还有一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