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平台导游人员工作压力初探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摘要:介绍了导游人员工作压力相关领域已有研究的理论成果和近况,借鉴了其他行业工作压力以往研究的经验,对导游工作压力和压力源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行业人员工作压力进行了比较。关键词:导游;工作压力;压力源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2021-0130-031引言导游一度是一个高利润、高回报的行业,随着近年来旅游市场的转型,导游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压力。导游员在工作中承受过多的压力会对其行为、情绪以及健康方面都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已经有很多针对不同行业的工作压力研究,然而国内外针对导游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基于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访谈和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整理,试对导游工作压力和压力源进行分析。2工作压力理论2.1工作压力的后果国内外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工作压力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对于个体而言,工作压力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对健康的损害,行为的改变以及对情绪的影响。对组织或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不良的企业氛围,职员对企业承诺降低,生产率下降,事故率上升,缺勤率增加等。近年来很多研究都显示工作压力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相关。2.2工作压力的理论(1)工作压力也称职业压力,指由于工作原因造成的或与工作有关的压力。近年来在工作压力研究领域,有2种工作压力模型的理论影响很大:即工作需求――控制模式(Karasek,1979)后来发展为工作需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式(Johnson,andHall,1988;Johnson,Hall,andTheorell,1989)以及工作付出――收益不平衡理论(Siegristetal.,1986;Siegrist,202x)。(2)工作需求――控制模式(Karasek,1979)认为工作需求和工作控制的联和作用或交互作用影响着工作者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质量。工作需求指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压力源,如工作负荷、时间压力、角色冲突等。工作控制被定义为工作个体对做出工作相关决定的潜在控制,如技术的应用、时间的分配等。工作者在高需求――低控制的工作环境中压力最大,而低需求――高控制的工作环境中压力最小。高需求――高控制的工作是积极的工作,可以促进工作动机和学习的提高。低需求――低控制的工作是消极的工作。(3)工作付出和收益不平衡理论(Siegristetal.,1986;Siegrist,202x)是另一种理论模型,更强调回报而不是工作中控制的结构(Marmotetal.,202x),同时包括个人特质:过度承诺(一种特殊的应对方式)。工作付出和收益不平衡理论指出付出工作上的努力是社会交换过程的一部分,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社会将提供回报,回报以3种形式提供给雇员:钱财(充足的薪水)、自尊(尊重和支持)、安全以及职业机会(升职空间、工作安全、地位稳固)。该模型称付出和收获失衡(高付出低回报)将会造成一种可以导致心血管病危险以及其他压力反应的情绪。3导游工作压力的后果(1)冯耕耘(202x)认为,导游工作压力致使导游应激水平长期偏高,并产生诸多生理不适,表现出疲乏、失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胸痛等症状。同时表现出对工作不满意、自尊水平下降、出现抑郁、易激惹、焦虑、无助感、安全感缺乏等。严重时可产生职业倦怠,行为上会降低与游客交往面,对游客正当合理的要求漠然视之,或者是同游客发生矛盾和摩擦。在家庭关系处理上出现较多的冲突,回避与同事、朋友的交往,孤立自己,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消极行为增加。导游在工作中长期体验到工作压力,会出现情绪衰竭。不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2)田喜洲(202x)认为,导游工作压力使导游员对工作满意度普遍偏低,对旅游企业忠诚度不高,导致离职率高。(3)王春梅(202x)认为,导游工作压力可以导致导游出现心理焦虑、精神紧张、情绪紊乱、身心疲惫、行为懒散、在工作中失去信心、频频出现工作失误。还会因为情绪不好、遇事易激动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另外,王春梅还特别提出导游长期承受过量工作压力会导致出现不良个人品质,如自我中心、自卑、狭隘、悲观。(4)陈乾康(202x)认为,导游工作压力以及导游生存状态的恶化给旅游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仅导游队伍不稳定,也使旅游企业信誉受损,旅游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①导游变导购,旅游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