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加强队伍建设的思考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摘要研究生导师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本文根据创新型导师的素质要求分析了影响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关键词创新研究生导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9682(2021)07-11-02AbstractPost-graduatetutor’sinnovationcapabilityisthebasisforinnovativeeducationofgraduatestudents.Thearticleaccordingtothequalityofinnovativepost-graduatetutors,thisanalysesthefactorsofinnovativepost-graduatetutorandfurtherproposesthemeasurestostrengthendevelopmentofinnovativepost-graduatetutorteam.KeywordsInnovationPost-graduatetutorQuality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主渠道,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基础。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然而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教育却不能仅仅理解为研究生本人的自主创新,他是研究生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引下,在研究生教育宏观环境的激励下,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意识、再经过创新实践而完成的创新历程。1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起着重要的组织、帮助、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能否建设好一支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高等学校把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研究生身上,忽略了对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能力,挖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潜力,带动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性发展。一、创新型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要求导师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体。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必须具有一支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既是研究者,又是教育者。因此,研究生导师不仅自己要进行科学研究,还要对研究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进行研究方向的引导和课题研究的指导,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欲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独立能力和坚韧的品格,塑造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格。因此,创新型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首先,具有严肃认真、求真务实的学术品德,具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有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奉献精神,并把这种热爱精神传递给学生。第二,具有洞悉和把握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的能力和学科前沿的、发展的研究优势。尽快占领学科前沿是创新的基础。2导师必须能够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紧跟国际最新科研动向,更多地承接或参加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高质量科研课题,及时调整研究重点,确保研究课题的创新潜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第三,要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上要始终保持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训练与培养。第四,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舞、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新型导师要有批判意识,要有乐于接受研究生挑战的勇气,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积极营造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意志。第五,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导师在交流中点燃研究生好奇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索的精神。导师具有高水平的写作能力能更好的归纳研究成果,能指导研究生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更好的展示研究项目的亮点和价值。二、影响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的因素1.研究生的因素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近十年在校研究生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导师人数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导致导师平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较多。由于导师的课题经费有限,再加上导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使导师不能集中经费和精力对课题展开深层次的拓展,影响了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