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马兜铃酸肾病22例临床分析马兜铃酸肾病22例临床分析内蒙古海拉尔铁路医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0【摘要】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肾损害多为不可逆,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22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临床症状轻微,起病缓慢,病理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肾小球病变轻微,说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是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关键词】马兜铃酸肾病中药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949.74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11-021964年,由我国吴松寒首次报告了2例患者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此后又陆续有相关的个例报道,但未引起相应重视。1993年,比利时等国家也先后报道了不少类似病例〈sup>[l〜3]</sup>o由于这些病例均与屮草药有关,国外将此类肾疾病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pathy,CHN)??,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国内外等研究证实了马兜铃酸为该种类型肾损害的主要成分<sup>[4]</sup>,“马兜铃酸肾病(AAN)”的命名也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sup>[5〜7]〈/sup>。马兜铃酸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肾脏损害,根据临床及病理表现主要分为急性AAN、慢性AAN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型AAN三利啖型。本病起病隐匿,进展较快,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无成熟手段<sup>[8]</sup>o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肾损害的警惕性加强,AAN的检岀率也明显升高。为探讨AAN的发生与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关系,我们对近4年收治的22例AAN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AAN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9~76岁,平均(52.3±15.2)岁,其中行肾活检病理证实者4例。1・2病例选择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长时间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史(包括煎剂或成药);②有役尿增多,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肾功能损害,或肾穿刺证实为寡细胞性间质纤维化;③可伴有尿常规异常,如低比重尿、糖尿、无菌性白细胞尿;④排除因肾小球疾病与肾外系统疾病、感染及其他肾毒性药物等所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1.3临床观察详细了解和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马兜铃酸中药使用的种类、剂量,服药疗程和发病吋间(服药至首发症状的吋间),AAN首发症状、肾功能情况、肾脏B超,有无肿瘤、肝脏、心脏或血液系统损害等。1.4化验与特殊检查4.1化验与特殊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渗透压,尿NAG酶;血液检查:血常规,血肌酹,尿素氮,尿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脏B超4.2肾脏组织病理检查4例病人进行肾活检1.5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和特点。2结果2.1发病原因所有22例患者均有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或屮成药史。患者所服药物种类:12例服用龙胆泻肝丸服药时间0.5-10年,其中因口苦、口干而行“泻肝火”治疗者5例,减肥和治疗脂肪肝者2例,治疗胆囊炎者5例,o服用排石冲剂者2例,服约时间3〜5年,均用于治疗肾结石。服用含关木通的中草药汤剂者3例,关木通剂量15〜18g,连续服药时间2~6个月,用于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乙型肝炎。5例为间断服用冠心苏合丸「3年余。患者均否认有慢性肾病史,但在服用马兜铃酸中药之前肾功能情况不明。2.2临床表现AAN临床表现多样,首先出现夜尿增多,而后逐渐出现各种症状,如: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严重贫血、高血压、浮肿,个别患者还有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听力障碍等。就诊时慢性肾功能衰竭者18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CKD5期)者4例,并发高血压1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贫血。2.3实验室检查2.3.1尿液检查尿比重1.005-1.015,禁水12h尿渗透压286〜453Mosm/kg,均明显降低;尿糖发生率76.2%;尿蛋白+〜❷,24h尿蛋口定量485.36-1073.24mg/24h,尿蛋口电泳均提示为肾小管性蛋口尿;尿NAG酶增高(26.6〜44.8mg/L)。2.3.2生化检查患者肾功能不同程度异常,血肌酹水平均明显增高(143.2〜620.8umol/L),BUN&3〜36.3mol/L,尿酸246〜505minol/L;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Hb63〜106g/L,HCT21.7%〜30.3%,贫血发生较早,且症状更加明显、突出,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平行。2.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