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考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考罗宝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350122)摘要:“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为医学谚语,但其语义却存歧见。本文溯源谚语出处,考察其文献语用情况,认为其义应为“有了疾病不去治疗,亦能得到中等水平的疗效”。其内涵反映了古代医疗水平低下,民众为防止医药之弊,退而求稳的医疗观念,其医学意义应该一分为二看待。关键词:语义;内涵;意义;基金资助: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No.FJ2015B127),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No.JAS150274)OntheOriginandMeaningof“有病不治,常得中医”LUOBao-zhen(CollegeofChineseMedicine,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122,China)Abstract:“有病不治,常得中医”isaproverb,thesemanticmeaningofwhichiscontroversial.Thispapertraceditsoriginalsources,studieditspragmaticusesindocumentsandcametotheconclusionthattheproverbmeans“Illnesscanbepartlycuredwithoutbeingtreated”,whichimpliesthatinancienttimes,asmedicaltreatmentskillswereatalowlevel,peoplepreferrednottoseedoctorstoavoidtheadverseeffectofmedicine.Butthisconceptshouldbeviewedreasonably,aseverythinghasitsgoodandbadsides.Keywords:semantics;connotation;influenceFunding:Fujianprovincialsocialscienceplanningprojects(No.FJ2015B127),YoungandMiddle-agedTeachers’Educational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FujianProvincialDepartmentofEducation(No.JAS150274)谚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产生于汉代,宋明之后被频繁征引并衍生多个谚语。但目前此谚语义存有歧见,有四种释读:有了疾病不治疗,常常相当于得到中等水平医生的治疗,意在讽刺庸医[1];有了疾病不治疗,常常能够得到中等的治愈率,反映民众谨慎求治的态度[2];③有了疾病不治疗,通过机体调节可自愈,常常能够符合医理,旨在强调机体自行恢复[3];④疾病因误治而不能治,治疗的原则要合于医理,阐释方药治病须契合医理[4]。尽管已有学者从语言学、医学角度进行考释,但孰是孰非,仍让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应综合考察谚语语词与其语用情况,方能得出正确结论。由此出发,本文溯源谚语出处,结合文献语用情况还原谚语语义,揭示其社会内涵,阐述其医学意义,望于古代文献研读及谚语的传承有所助益。谚语出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始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其《方技略》将汉前医籍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类,录其书目,再作小序总结。此谚出自“经方”小序:“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5]由“故谚”可知,此谚产生时代应早于东汉。除谚语外,此序有两层含义。先言经方治病机理:考察药物性味及疾病性质,配成适宜的药剂,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次述经方误用的恶果:不明经方之理,“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会伤及病人体内正气。而序末故谚“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是总结整个小序还是仅承误用经方而言?《方技略》篇末总序:“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今其技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此言明各小序的宗旨:既“论其书”(强调各类方技之内涵),亦申明“其术暗昧”之具体情状。此“释术之旨意+明术之得失”之体例见于医经、神仙、房中各序,经方小序亦然。故“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并非总结整个小序,乃承庸医误用经方而言。由此可进一步推断:此谚语义背景与庸医误治有关,而与经方治病无涉。谚语语义谚语属特殊词汇,具有浓缩的结构和意义的整体性,其语义并非所构成词汇的简单叠加,需要综合其语用情况加以考察。就谚语词语而言,“不治”、“中医”具有多义性。“不治”既可作行为动词,义为“不去医治”;又可作结果动词,释为“不能治疗”。“中医”更具歧义:一可视为偏正词组,释为“中等水平的医生”,亦可释为“中等水平的疗效”;另一则视为动宾词组(“中”读“zhòng”),...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