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护理:R714.46+1文献标识码:A:1005-0019(2009)08-0057-02【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中80%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产后出血发病急,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重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特别是产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的观察及防治,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和产妇的死亡率。【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失血量超过500mL[1]。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2]。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1一般资料我院2007~2008年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52例,出血量在500~2000mL,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28例。以上病例---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均采用容积法收集血量。2典型病例王某某,女,28岁,孕39周,于2007年5月7日上午9Am入院,入院时查T36.8°C、P80次/分、R2080次/分、BP110/80mmHg;阴道无流血,胎方位L0A,胎心音40/分,有不规律宫缩,宫口容一指。于2007年5月9日3Pm自娩一足月男婴,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量多,按压宫底,子宫质软如袋状,轮廓不清,立即按摩子宫宫底,注射缩宫素20u。经观察,阴道流血仍多,子宫收缩差,以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600ug后子宫收缩逐渐加强,阴道出血减少。观察2小时后病情平稳,送回母婴同室区。给予II级护理,预防感染等治疗。病人住院4天,康复出院。3护理3.1心理护理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有恐惧心理,产程时间过长,造成产妇体力衰竭;临床过多使用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应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稳定产妇情绪。对因新生儿性别不满意者,应在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期盼生男婴的经产妇,当出生新生儿为女婴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可及早采用加强子宫收缩的措施。如按摩子宫,静脉滴注缩宫素等。3.2监测3.2.1孕期监测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询问孕妇对婴儿的要求,了解其思想动态,指导孕妇孕期保健。3.2.2分娩期监测3.2.2.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防止产程延长;注意待产妇的休息、进食与排尿。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输液及导尿。钙剂能增强宫缩与参与凝血过程,当宫口近开全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可减少产后出血。肌注VitB1100mg、VitC50mg、VitK110mg,对预防产后出血有一定作用。3.2.2.2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宫缩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3.2.2.3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有无残留,软产道有无损伤。3.2.3产后期监测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时期,产后2小---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时内产妇仍需要留在产房监护,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定时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所致产后出血;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急救准备。3.3抢救护理立即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及时有效地止血,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失血过多尚未与休克征象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对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注意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及尿量。观察2小时内子宫收缩情况,随时按压宫底。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4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3.4.1健康教育宣讲孕期保健意识,了解孕期相关知识,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