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卷第3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19No.32009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目标分解及结构优化刘洪斌(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摘要在综合衡量国家产业政策、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海洋产业的增长潜力以及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将山东省2010年和2020年海洋经济发展总目标分解到各海洋产业,以各海洋产业分解目标为指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区位熵分析,确定海洋产业优化重点领域,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表明:①2010年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32.880亿元,1521.010亿元,863.066亿元;2020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00.040亿元,5059.557亿元,4000.375亿元。②海洋新兴产业的优化是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2010年,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占总增加值的21.12%;2020年,占总增加值的25.69%。③海洋支柱产业的优化是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2010年,山东省海洋支柱产业增加值将占总增加值的70.67%;2020年,占总增加值的66.37%。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结构;灰色线性规划;灰色关联分析;区位熵F127文献标识码A1002-2104(2009)03-0140-06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十分突出。特别是实施“海上山东”战略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7年7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鲁发[2007]13号)中提出山东省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85%。如何实现该目标?即在综合衡量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各海洋产业的产量增长、各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山东省各海洋产业的增加值应达到什么水平,才能使海洋产业增加值经济合理地由2005年的1145亿元走向2010年3000亿元?本文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东省海洋产业优化的重点领域,为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1发展目标分解2002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2003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纲领性文件。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海洋经济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1~6],很少涉及对某一既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定量分解,往往只有总目标而没有分目标;没有量度在某一既定规划目标下,各产业实现规划目标的途径和重点领域;没有定量评价各海洋产业应发展到什么水平才能实现总规划目标;或者仅有产业现状定量分析而没有预测分析。本文试图定量分解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2010和2020年规划目标,明确各海洋产业增长目标,确定重点优化领域,从而更好地实现总增长目标。山东省海洋产业统计数据不完整和不连续,海洋产业系统属于典型的灰色系统。规划目标的分解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规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较为适宜;同时,运用区位熵分析明确山东省目前的优势海洋产业,以指示规划调控的方向。因而,本文在综合考虑国家海洋产业政策、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各海洋产业的产量增长、各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8]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区位熵分析,对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2010年和2020年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在总海洋产业增加值最大的前提下,提供最适宜的规划方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占用,实现产出的最大。1.1发展目标按照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山东省收稿日期:2009-01-05作者简介:刘洪斌,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学。刘洪斌: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目标分解及结构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应继续巩固提升第一产业,重点推进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到2010年山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海洋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5∶45∶40。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1.2模型建立1.2.1确定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将山东省各海洋产业增加值作为决策变量:即X={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