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乌云(内蒙古头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014000)【】R734.2【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2)23-0282-02【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6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2-5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206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02例,发生率为49.5%。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肺鳞癌为37.2%,两者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的部位胸部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结论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瘤进行筛查;肺腺癌较鱗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关键词】全身骨显像肺癌骨转移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及女性的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肺癌易引起骨转移,直接影响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木文回顾分析木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6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影像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12只〜2011年12月经气管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住院肺癌患者206例,其中男128例,女78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0.4岁。病理类型为:鳞癌98例占47.5%;腺癌91例占44.2%;其它类型肺癌17例占8.2%。1.2方法1.2.199mTc-MDP全身骨显像患者静脉注入显像剂99mTc-MDP15-20mci,2-5h后行全身骨显像,采集条件: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256256,扫描速度15-20cm/min,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污染。显像时排空膀胱,常规取前后位显像。必要时加断层或局部放大显像,以减少误差。采用飞利浦SPECT,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1.2.2结果判断将人体骨骼划分为5个区(15个部位)<D胸部: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②脊柱:颈椎、胸椎及腰椎;③骨盆: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及骶髂区;④四肢骨:上肢和下肢;⑤颅骨。由两位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读片。对多发性、散在、无规则分布的放射性浓聚灶者,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判断。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可疑骨转移则结合临床表现、X线、CT及MRI等进行核实。1.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用于组间比较。2结果2.1骨转移灶的数量及分布206例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102例(49.5%)。其中85例为多发病灶,17例为单发病灶;102例骨转移患者中共检出骨转移灶368个,其中分布于胸部骨191个(51.9%),赞柱85个(23%),骨盆40个(11.3%),四肢骨29个(8%),颅骨21个(5.8%)(见表1)。102例骨转移患者中腺癌发生骨转移为57例(55.8%),鱗癌为38例(37.2%),其它病理类型为7例(7%)。表1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灶的分布2.2全身骨显像可疑骨转移病例的分析全身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可疑骨转移病例为32例,其中21例为单发病灶,均位于肋骨或脊柱,经X线、CT及MRI证实最后13例为骨转移。3讨论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发生率国外报道为22%〜64%,国内报道差异更大。本组病例骨显像诊断骨转移发生率为49.5%。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各组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病理类型所占比例不同、是否接受治疗等有关。按病理类型划分,肺癌比较常见的冇鱗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鱗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转移途径不同,因此其骨转移发生率有所不同。己有文献报道腺癌骨转移发生高于其它类型肺癌。原因可能为①腺癌己发生血行转移,经肺静脉和脊柱静脉丛到达周身骨骼,而血行播散是引起骨转移的主要途径;②腺癌多发生于肺边缘的杯状细胞或黏液腺,易直接侵犯肋骨、脊柱;③腺癌恶性程度较低,患者生存吋间长,增加了骨转移的发生率[1】。因此临床上肺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鱗癌以直接浸润或蔓延及气道内种植、淋巴转移为主,血行转移发生晚。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吋间短。本组病例中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而鳞癌与苏他病理类型癌分别为37.2%和7%。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与鱗癌、其他病理类型癌相比,差异均冇统计学意义。肺癌骨转移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综合作用的过程,表现为破骨性骨转移。B前研究证实,破骨性骨转移是由肿瘤细胞和骨细胞微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个恶性循环过程[2]。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可引起局部环境中相对的成骨活跃和骨盐代谢旺盛,病灶区血流增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