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针灸治疗探讨李东魁(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十字医院154101)【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4例,占总数的35.0%,显效21例,占总数的52.5%,有效5例,占总数的12.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治愈4例,占总数的10.0%,显效8例,占总数的20.0%,有效21例,占总数的22.5%,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77.78%o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关键词】中医;针灸;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393-01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炎症性肠病,它主要由一些病变引起,常见的比如重则整结肠、远端结肠或直肠病变等等。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牛活环境的变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也在呈逐年上升的势态发展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临床硏究表明,采用中医学中的疾病机理治疗该病效果优于西药治疗。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木文选取我院2011年10月一一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和病史联合确诊,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天平均为十次左右,排便中带有数量不等的鲜血,部分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腹痛及高热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中有23名为男性,1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4.56±3.11)^;对照组中有25名为男性,15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5.73±3.64)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每次剂量为辽,每日4次[2];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患者保持平卧,对使用的针灸器材和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取患者的穴位。本次所取的主穴位包括手足阳明、太阴及任脉经穴;选择的主穴为天枢、章门、合谷、脾俞、上巨虚,取患者的关元、足三里、地机、中皖、阴陵泉、曲池为次穴,穴位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身体状况而定,病情较轻的患者只需要针灸主穴即可,如果患者大便次数很多、便中带血多则可以酌加穴。针灸的刺法为双侧对称刺,每次针灸的穴位应在十个以上,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的吋间为半个小时,每天针灸一次,持续针灸十天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两天,持续三个疗程为一个周期。同吋给予患者实施灌肠治疗,汤剂的组成药物包括:甘草20g,白头翁20g,苦参:LOg,生地榆20g,白及五倍子20g,仙鹤草20g,苍术、黃柏、炮姜酌量加减。灌肠药剂的温度应保持在38-41°C之间,尽可能的延长保留时间。患者每天灌肠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用药剂量为100-150ml,根据结肠镜的病变范围选择药量。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1.3效果判定标准痊愈:患者无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与发病之前保持一致,大便有形状或基本可以看出形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且没有瘢痕;显效:患者的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人便次数明显减少,人便逐渐的成型,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基本恢复正常且没有瘢痕;有效:患者的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改善,但偶尔还是会出现,大便次数减轻,依然可以看到脓肿和血丝,结肠镜检查仅有少部分的肠粘膜恢复正常且存在部分瘢痕;无效:患者的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或者加剧,大便次数没有变化或者增多,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的症状未发生改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