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优明占在武夷山市上梅乡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及技术[摘要]赣优明占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赣香AX双抗明占共同研制的高产、优质杂交新品种,表现产量高、抗病性好、株型整齐的特点,适合在武夷山市上梅乡作一季中稻栽培。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提高移栽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建立高效群体结构,确保丰产。[关键词]赣优明占特征特性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5-0134-01赣优明占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赣香AX双抗明占共同研制的高产、优质杂交新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审稻2011004),2012年在武夷山市上梅乡上梅村作一季中稻示范种植3.5hm2,在茶景村(高山村)示范种植2.8hm2,表现产量高、抗性好、株型整齐。现将示范种植表现总结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2012年在武夷山市上梅乡上梅村作中稻示范种植3.5hm2,平均亩产557.8kg,在茶景村作中稻示范种植2.8hm2,平均亩---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产530.5kg,表现产量高、抗性好、株型整齐。2.农艺性状作中稻种植株高118〜128cm,穗长25.6cm,有效穗数15.2万/666・67m2,每穗总粒数176粒,结实率88.2-92%,千粒重29.8go旧间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篥力强,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后期转色好。3.生育期在上梅村(海拔300m)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d。比对照特优627迟熟3d,在茶景村(海拔560m)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d,比对照特优627迟熟5do4.抗病性作中稻种植田间调查叶瘟2级,穗瘟1级,田间表现为中抗稻瘟病。5.稻米品质米质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79.4%,精米率70.9%,整精米率62.5%,粒长7.4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32.0%,垩白度5.4%,透明度1级,碱消值6.9,胶稠度36mm,直链淀粉含量23.3%,蛋白质含量8.2%O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上梅乡位于武夷山市东部,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约500m,山峦起伏,最高峰为位于金竹村的大王山峰,海拔1554m,最低点海拔280mo作中稻种植在立夏前后播种为宜,浸种前将种子晒4h,以提高发芽率,然后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2h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播种前种子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10g/kg拌种,防治水稻秧田稻飞虱、老鼠、鸟类等为害。秧田用三元复合肥(N:P205:K2015:15:15)15kg/666.67m2作基肥,大田用种量0.75kg/666.67m2,o做到稀播匀播,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前喷施多效醴促进秧苗矮壮多篥。在二叶期前实行湿润管理,2~5叶期浅水勤灌,调气促根。秧苗3叶期后施三元复合肥(N:P205:K2015:15:15)10kg/666.67m2,争取培育多藥壮秧。移栽前一周每亩施3kg尿素作送嫁肥。在秧出期一定要注意防治稻飞虱,特别是加强对黑尾叶蝉的防治,减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率。移栽前5〜7d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6・67研进行防治,做到秧苗带药移栽到大出。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该品种植株较高,分葉力强,穗大粒多,株型适中,在栽培上应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争取整齐促人穗。秧龄在30d左右,栽植方式釆用宽行窄株,有利于改善群体光能利用率,插秧密度25X20cm,每666.67m2插1.4〜1.6万丛,基本苗达到7〜8万。3•加强水管,科学施肥移栽后寸水返青,浅水促菓,够苗后及时搁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菓,促进根系生长。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抽穗灌浆中后期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增强土壤通透性,保持根系活力,防止过早断水。肥料施用采取“攻头、促中、保尾”的施肥原则。按目标产量每580kg/666.67m2算,中等肥力田块许纯氮12kg,N:P205:K20比例为1:0.7:0.9,基肥每666.67nV施碳酸氢钱40kg.过磷酸钙40kgo移栽后10d结合中耕除草施分藥肥,每666.67nf施水稻专用肥35kg。抽穗前10〜15d巧施穗肥,每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