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复写字迹的化学消退特征初探摘要:无碳复写消退变造文书案件近年呈增多趋势。采用多种常见有机溶剂对无碳复写字迹进行化学消退实验,并比较消退效果及消退特征,可以为化学消退无碳复写字迹的检验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关键词:无碳复写纸;化学消退;特征;检验:DF794.2文献标识码:A:1674-4853(2009)01-0055-04无碳复写纸属于化学型压敏记录纸,具有使用方便、清洁不脏手、复写份数多、字迹清晰以及套印整齐的特点,在现代办公、往来票据及各种电子打印记录中广泛应用,常见的如二联式或三联式的出仓单、提货单、收款单及金融机构的打印账单、票据等。无碳复写纸从结构上可分为偶合型(它显色)和自载型(自显色)两种,偶合型居多。以三联式偶合型为例,其主要结构是:上页纸背面涂布成色剂(CB),中页纸正面涂布显色剂、背面涂布成色剂(CFB),下页正面涂布显色剂(CF),配套叠合使用[1]。其复写原理是:在书写工具或打印机的压力下,第一联背面涂有的微胶囊破裂,里面包裹的无色染料油(成色剂)迁移到第二联正面,与其上涂布的显色剂接触发生显色反应,在第二联正面显示出字迹,以此类推至第三联[2]。随着无碳复写纸在经济往来中广泛使用,涉及该种材质文书检验的案件近年呈增多趋势。一些犯罪分子在了解无碳复写纸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物理、化学消退方法对无碳复写字迹进行消退变造,故能否认定消退事实是该类文书检验工作中常遇到的鉴定事项。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无碳复写字迹消退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现有报道只针对用天那水消退无碳复写纸的消退特征及检验要点作了分析和研究[3-4]。本研究采用多种常见有机溶剂对无碳复写字迹进行化学消退实验,并比较消退效果及消退特征,为化学消退无碳复写字迹的检验提供了基础性研究数据。一、实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实验样本前通纸制品“QTC3303”三联式出仓单(偶合型无碳复写纸),用书写工具在第一联以正常书写力度划写笔道,取第二联(中页纸)复写笔道样本,裁切成约1×3cm小纸片备用。对比空白样本,为2003年制备,正常保存。2.试剂根据相关研究[3-4],无碳复写字迹化学消退的关键是用溶剂溶解显色剂,从而使复写字迹消退。考虑到化学消退可能对纸张皱缩的影响,不采用含水化学溶液进行消退实验,而选取以下常用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丙酮、氯仿、二甲基甲酰胺、苯、甲苯、二甲苯,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天那水自行配制:乙酸正丁酯15%、乙酸乙酯15%、正丁醇10%、乙醇10%、丙酮10%、苯20%、二甲苯20%。3.仪器英国Foster+FreemanVSC5000文检工作站4.其他器材1.5mL塑料离心小试管,滴管,滤纸。(二)实验方法1.将上述载有无碳复写笔道的纸片置于文检仪下,分别在可见光、荧光、紫外光照射下拍照保存备用。2.根据参考文献相关研究[3-4],采用局部涂抹消退的方式,虽涂抹部位字迹消失,但反应生成物会聚集在涂抹范围周围显色而出现明显的痕迹,故本实验采用浸泡消退方式。将30张载有无碳复写笔道的纸片分别放进30个1.5mL离心小试管当中,30个样本分成8组,分别对应上述10种有机溶剂;每组3个样本中,用滴管加入同一有机溶剂浸泡,分别等待1min、3min、5min,取出纸片后置于滤纸上吸净溶剂并晾干。3.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纸片置于文检仪下,分别在可见光、荧光、短波紫外光照射下拍照保存。4.比较消退效果及消退特征,检验消退处理后纸张复写功能及其他特征的变化。二、实验结果(一)消退效果的直观比较目视观察,10种溶剂的消退效果见表1,其中:乙醇对无碳复写笔迹基本无消退效果;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二甲基甲酰胺、苯、二甲苯、丙酮、氯仿7种溶剂的对无碳复写笔迹的消退能力强,其消退效果与笔迹在溶剂中的浸泡时间无明显关系;甲苯、天那水的消退能力稍弱,无碳复写笔迹需浸泡一定时间才能消退完全。(二)消退后纸张的变化经10种溶剂浸泡后晾干的纸张(无碳复写中页纸)均无明显皱缩,平整度较好,厚度无明显变化。但纸张本底颜色、印刷格线、整洁程度、泛蓝[5-6]情况等方面各自存在不同的变化,见表1。其中,使用二甲基甲酰胺消退后,纸张褪色程度最为严重,且纸张原有印刷格线颜色变浅,原因是印刷油墨被该溶剂部分溶解。(三)文检仪下消退特征的观察使用文检仪对消退字迹后的纸片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