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连输油管爆炸反思油气设备驱动方式一非能动控制驱动对油气储运的特殊意义从大连输油管爆炸反思油气设备驱动方式??????非能动控制驱动对油气储运的特殊意义曾祥炜,陈??崑,邱小平,曾小舸,向北平,臧红彬旳??磊,龚??伟(1•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隨四川绵阳621000;??2.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65;3.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成都610031;4.四川孚昭技术公司,成都610041)12341111[摘要]??通过分析大连输油管爆炸,对当今国内外油气储运设备驱动方式进行反思。提出非能动控制原理和方法,阐述非能动控制梭式核心元件的结构和原理;对非能动梭式控制管道爆破保护系统、巨型油罐梭式消防止回阀进行分析,得出非能动控制驱动对油气储运具有特殊意义。[关键词]??非能动;控制;油气储运;泄漏[中图分类号]??U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42(2010)09-0034-051??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分析及建议据新华网等媒体报导:2010年7月16比大连新港油轮卸油作业发生操作失误,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引发管丿邮道管线爆裂,两条管道发生爆炸(900mm,700mm).10m油罐烧光,大火于18日彻底朴灭。油气、有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特殊介质储运设备极易发生泄漏,若不精心防范,类似事件还可能发生。笔者等根据资料和自身的技术能力提出判断和建议,仅供参考。1)卸油始端至油罐进口输油管应装三级切断装置:紧急切断阀、常规截断阀、止回阀。2)三级切断装置全部失效导致油罐烧毁:截断阀、紧急切断阀均为电动,火灾失电无法关闭;最后…道防线止回阀,通常采用旋启式,由于结构原因,难于实现零泄漏。3)库区内另设外输泵房、独立消防给水环状管网、油罐采用固定喷淋系统、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因火灾失电(失无动力源)无法运转,形同虚设。如最后一道防线改用梭式消防止回阀,它的对称平衡原理靠背压可实现零泄漏,不会因泄漏引发[收稿日期]??2010-08-04油罐燃烧爆炸。目前,已冇150个民航工程安装了数千台梭式消防止回阀,零泄漏免维修运行近20年,油汽和其他特殊介质储运可以借鉴。2??从大连油管爆炸反思储运管道爆破保护装置动力源的可靠性????现有技术[1,2]1)设立了自动控制系统:建立了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如SCADA,VSAT,DCS等系统可以把状态、信号、指令传达到每一个点,准确地实现紧急切断。2)制定了防止爆破的标准规范:对有毒、有害、高温、高压、强腐蚀等特殊介质有相应的标准规范、规定按跖离或工艺要求设置截断装置。3)制造出多种紧急截断装置:从最古老的重锤式、液压式、气液式等到与现在的卫星控制、总线控制、计算机控制相结合的各种现代方式。4)控制系统已由人工单元控制、发展到卫星系统与智能化集中控制相结合的现代体系,己经非常先进精准,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安全可靠控制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执行器(主阀)为外设动力源驱动,恶劣的环境使其外设动力源或传动机构失效,主阀仍然不能关闭。[作者简介]??曾祥炜(1944-),男,重庆市人肿南科技大学教授,从事流体控制研%;E??mai:lkxzxw@163.com;陈??崑(1968-),男,重庆市人'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自动控制;E??mai:lckyasuko@163.com长距离输送管道大多铺设在野外、地下、水中等环境恶劣的地方,而他们都需要外加能源來驱动主阀,管道爆破后不能及时关闭的现象吋冇发生。上述技术中的控制、敏感、执行元件的可靠性,在航空、航天、核电和一般工业等领域,经过了各种环境的考验,均是可以达到保护要求的,唯有外设动力源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为此冇必要反思其技术路线,找到--种最简单、可靠、节约、本质的方法。非能动梭式控制系统是集控制、敏感、执行为一体的,贯流置于管道轴心线,靠系统自身能量驱动的最简单保护装置。外能驱动的系统简单可靠。以管道和输送的介质为工程的根本,将其为控制调节基础,解决一系列管道技术难题。笔者等从梭式非能动控制元件到梭式结构智能化单元,率先在国际上建立起压力管道梭式结构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制出73种新元件,在500多项中外工程为特殊介质、环境、工况系统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为石油化工、浅海石油输送,沙漠输油管道,海洋钻井平台、核电、国防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