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PDCA模式在制定急诊PCI术临床路径中的应用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年第20卷第8期(总第171期和异绿原酸等,绿原酸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2制剂的质量问题,药物的纯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赋型剂都有可能产生与过敏反应相关的物质.痰热清注射液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易致杂质残留,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药物间质量波动较大.痰热清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在使用前应观察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漂浮物或浑浊等仔细观察.3患者的个体状况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个别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体制的患者.4由于痰热清注射液中含有熊胆粉,为含有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使用过程中不能与含酸性成分的注射剂混合使用,否则会导107致中和反应,不仅降低疗效,而且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与药物的滴速有关,若输注过快可引起局部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建议滴注速度应控制在60滴/分以内.6使用前,未及时发现药物中有漂浮物出现或已产生浑浊现象,而继续使用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应做到: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控制好药物滴注的速度;加强药品管理和用药监护,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则应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综述及论坛FOCUS—PDCA模式在制定急诊PCI术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310016)桂蒙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抢救成功率和预后,规范抢救流程,使各部门更好的配合抢救,成立CQI小组.方法:按照胸痛病人的临床路径,采,HFOCUS—PDCA模式开展质量改进.结果:改进前后9H0分钟内完成急诊PCI术前准备的达标率大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及患者预后大大改善.结论:标准的临床路径有利于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再运用FOCUS—PDCA模式不断优化临床路径,保持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FOCUS—PDCA模式临床路径STEMI:R459.7文献标识码: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急症,严重危及着人类生命健康.临床路径做为一种先进的工作管理模式已经被应用于STEMI患者的抢救与诊疗中.它是一种标准化的临床诊疗规范,由具有临床医学资质和经验的临床医学,药学,护理,检验,营养等各专业专家共同制定,通过合理的规范化诊疗方案来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另外,临床路径是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CQI)来促进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J.实际操作中可采用FOCUS—PDCA模型j,科学分析,取舍工作流程,对症下药,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我科于2009年8月至11月,按照胸痛患者处理的临床路径,运用FOCUS—PDCA模型,进行了一次”控制急诊PCI术术前准备时间于9O分钟内”的CQI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制定出了急诊PCI术的临床路径,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背景资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指南核心指出:迅速开通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即开展再灌注治疗,是挽救心肌的关键.要求从入院到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时间《90MIN,如果在此时问不能接受该治疗,也应在到达医院后30min之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因此,急诊科应尽可能缩短直接PCI患者术前急诊准备时问,为介入人员实现90min内PCI提供足够时间.:1495—2970(2010)O8一(0107)一(O3)我院胸痛患者的处理临床路径见下表1:1.2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分别取6~7月所有急诊行PCI术为对照组,共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44—88岁;取8~11月急诊PCI为观察组,共3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lO例,年龄40~85岁.1.3方法按FOCUS—PDCA的九个步骤,围绕临床路径的先后顺序进行,分别如下:1.3.1发现问题回顾2009年6月~7月的l7例急诊PCI手术,其中男性12冽,女性5例,年龄44岁至88岁,能在9O分钟内完成术前准备的病例7例,合格率仅41%.问卷调查发现,急诊医生以及护士对STEMI患者需紧急行PCI术的时间观念不强,对STE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不熟悉.故确立CQ[题目——控制急诊PCI术术前准备时间于9o分钟内.1.3.2成立小组团队合作是质量改进最可视化的一个特征,进行质量改进的最根本在于各职能科室和工作人员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