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混凝土地面、保护层技术交底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施工准备1材料:a本工程细石混凝土全部采用C25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180cm。b水泥: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必须随到随用,禁止使用积压时间较长的水泥(3个月,水泥进场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c砂子: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使用前过3~5mm孔径的筛子。d细石:用坚硬、耐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经不大于10mm或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小于2%。e水:搅拌用水洁净且水质稳定。试件的留置应按每一楼层、每搅拌100m3、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一组,如混凝土配合比变更时,每种配合比需制作一组试件。细石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取样,应在浇筑地点从混凝土运送车中均匀采取,其数量不少于试块所需量的1.5倍。2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铁抹子。3作业条件:a地面或楼面基层清理完成。b室内墙面已弹好+50cm水平线。c室内各种管道及地漏等已经安装完毕,管洞堵塞密实。埋在地面的电管已做完隐检手续。d门框已安装完,并已做好保护,在门框内侧钉木板或铁皮。e基层为预制混凝土板时,板缝混凝土应填嵌密实,板端头缝隙应采取防裂措施。f各种立管和套管通过面层孔洞已用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封严,并已作好防水处理。g顶棚、墙面抹灰施工完毕,室内墙面上已弹出控制面层标高控制线并标明各区块混凝土面到控制线的标高数(不便标识由施工员另行交底。3、操作工艺1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抹标筋刷素水泥浆浇筑细石混凝→→→土抹面层压光养护切分格缝。1、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100cm(或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每个房间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壁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2、清理基层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泥土、水泥浆以及油污等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3、洒水润湿浇筑地面混凝土前1d对基层表面进行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以扫除。4、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浇筑细石砼面层之前,在已润湿的基层上刷一道素水泥浆,其配合比为108胶:水=1:2,胶水:水泥=1:2。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砼,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过干而空鼓。5、浇筑细石混凝土本工程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车库地坪50~100厚,地下二层设备用房50cm(-11.7,-11.5面标高,地下二层住宅楼电梯前室楼梯间40cm(标高-11.6及-11.8处;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隔油池采用耐油细石混凝土40cm厚(具体工艺根据厂家要求调整,彩色耐磨混凝土根据厂家说明书另行交底。地下一层及夹层图纸中未特别注明的房间50cm厚,地下一层及夹层住宅楼电梯前室,楼梯间45mm厚。地下室顶板找坡层最薄处40mm厚,坡度1%坡向地下室外墙外侧。地下室找防水卷材上保护层70cm厚。施工时,随即将搅拌好的细石混凝土分段顺序铺抹到地面基层上,紧跟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用木抹子拍实,表面塌陷处用细石混凝土补平,再用木杠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紧接着用长带形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直至面层出现泌水现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木抹子搓平后,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均匀地撒一薄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待灰面吸水后再用2m长杠刮平(边刮边退。6、抹面层、压光(1、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干水泥砂拌合料与细石砼的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2、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将脚印压平。(3、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不得漏压,尽量不留波纹。(4、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铁抹子压光无抹痕时,用机械进行压光。7、地下车库应具备耐磨特性,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刷耐磨漆涂料。8、养护混凝土地面第三遍抹压完12h后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