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打工文学

新媒体视角下的打工文学摘要:“正午故事”,一个普通的微信公众号;《我是范雨素》,一篇简单的文章。在正午的推送下,一篇看似不会有“大作为”的文章却刷爆了朋友圈。不禁会思考,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新媒体在起着怎样一种作用?是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还是传播内容的不可复制,亦或是传播者别出心裁的传播技巧?站在新媒体的视角之下,通过分析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微博;打工文学;新媒体;传播: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ki.16723198.2017.15.041“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我是湖北襄阳人是,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正成正式教师。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20岁”。这段文字摘自文章《我是范雨素》,就叫范雨素,是一名北漂育儿嫂。前不久,一个名叫“正午故事”的微信公众号,刊载了这篇文章,结果在短时间内,迅速红爆网络,发布当日阅读量超过10万。《我是范雨素》的走红,让我们联想到一类文学作品,那就是“打工文学”。它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从广义上讲,打工文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30年前,怀揣梦想的各地青年涌入深圳。他们带来了掘起热土的力量,也催生了一个特有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它以真实的故事,质朴的语言打动了很多人。新媒体的兴起,媒介环境的改变,让这类文学作品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我是范雨素》即是新媒体环境下打工文学的代表,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为何如此受人关注?而微信、微博作为它传播开来的主要媒介,究竟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1传播轨迹与传播效果近日,网信舆情以“我是范雨素”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监测周(2017.04.24―2017.04.28)内,共监测信息17387条。其中,微博14894条,微信779条,新闻689条,长微博355条,论坛224条,APP152条,博客139条,平面媒体10条,其他145条。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微信是首要传播平台,微博成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再加上媒体对《我是范雨素》文章的转发,新闻评论的展现,让此事件引发大量关注与热议。从传播轨迹上来看,4月24日12时,正午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当中首发了《我是范雨素》一文。起初,只是在朋友圈小范围地传播。与此同时,正午故事的官方微博也刊载了这篇文章,随后就有不少转发,从而在传播的初始阶段就已经赢得很多的关注。次日,也就是4月25日晚间,凤凰网、搜狐新闻等也对此事件进行跟进报道。例如,《北京青年报》发布微博“对话范雨素”,对文章进行了对话式深度采访。在4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我是范雨素》“用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很快被多家媒体转发报道。人民网、凤凰网等众多媒体也报道了此次事件,达到了受众热议的高峰。4月27日,“范雨素”事件爆红引发热议,新华网、人民网发表文章《消费范雨素,请收下留情》。4天时间,《我是范雨素》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又迅速引起受众的热议。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传播事件的扩散,没有媒体的议程设置,没有魔弹论式的不可抵抗的传播方式,仅仅是借助新媒体的一臂之力,就达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强大传播效果。2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融合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传播方式当中的群体传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交圈,这样使微信有了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传播特点,比如有些内容在某些人群里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很快这种传播就会被禁锢在某些人群??中。就像是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同样的信息内容,在某个微信社交群中被传播的异常火爆,可是在另外一个群体中却无人问津。可是《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却刷遍了每个人的朋友圈,无论草根大众还是学界大佬。据中国产业信息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中国的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微博作为一个大的社交平台,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