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1.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33;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综述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相关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进展唐明1,安朋朋2【关键词】中风;急性期;证型;客观化指标【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613(200808-0500-03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疾病,急性期的及时诊断与干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有关中风急性期的相关研究是中西医研究领域的共同热点之一。近年来,有关中风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日趋增多。为了深入认识中风中医证的实质客观表现,并进一步提高中风辨证论治水平,有关中风证候诊断的病理基础及其客观指标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现就中风急性期的辨证分型与相关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中风急性期证型与内皮素的相关性研究内皮素(ET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生物活性肽[1],病理情况下内皮素的增高是脑卒中发病的内源性危险因素之一[2]。近年来的研究显示,ET含量的变化有可能成为临床上诊断急性期中风并判断其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3-4]。吴玉生等[5]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T浓度在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痰瘀蒙闭三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代谢失衡程度依次加重,且与临床病情程度同步。翁超明等[6]临床观察发现,ET水平的高低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热证的发生(包括实热和虚热有关,并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的微观化指标之一。孙岩等[7]的研究显示,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血浆ET-1浓度与中风病情轻重间存在明显相关性。2中风急性期证型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中风的发病与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8]。血脂分析是中风病不可缺少的参考诊断之一,也是指导用药、判断疗效、预测预后的方法之一,而中风急性期患者脂质代谢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孔炳耀等[9]研究报道,缺血性中风相比出血性中风患者急性期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降低,但两者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Ⅱ胆固醇(HDL2-C普遍降低;HDL-C、HDL2-C、HDL2-C/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Ⅲ胆固醇(HDL3-C呈风火上扰>痰瘀痹阻>气虚血瘀证,提示中风虚证者血脂代谢紊乱程度较实证者严重。巩尊科等[10]认为载脂蛋白为脑梗死痰证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之一,观察发现痰证组载脂蛋白A(apoAⅠⅠ低于肝肾亏虚组,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却高于肝肾亏虚组。亓光锋[11]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各证型之血脂比较发现,痰热腑实组、气虚血瘀组之TG、TC均较肝阳上亢组高,而痰热腑实组与气虚血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强调了血脂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林心君等[12]对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证组比较,发现风痰瘀阻组与其余各组比较有差异性显著,血脂水平、载脂蛋白B(apoB及apoB/apoAⅠ水平最高,载脂蛋白apoAⅠ水平最低,提示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脑梗死急性期证候分类提供客观量度。3中风急性期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血液流变学因素是保证脏器组织血液灌流,维持其正常代谢活动的重要条件[13]。血液黏滞度增高和血细胞凝聚等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是中风急性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4],其有关指标的检查已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郑伟等[15]研究显示,中风急性期各血流变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中经络中又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及气虚血瘀证三组的改变明显;中脏腑中以痰湿蒙塞心神及痰热内闭心窍证改变为甚,说明血液流变学对中风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花戎[16]观察分析81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风痰阻络(即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组和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更为明显,表明缺血性中风、瘀血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王少华等[17]关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试验发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以红细胞电泳缓慢为主,而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血浆比黏度则显著增高,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却表现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卢爱丽等[18]发现风证、火热证积分是血流速度增快的重要影响因素,痰证和气虚证的积分是血流速度减慢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认为缺血中风患者的证候与TCD所测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存在相关性。4中风急性期证型与免疫细胞因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