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物学的时代即将到来转载于航空flying的博客这是植物界的大牛邓兴旺教授刚刚发表在PlantCell(18:2855-2864,2006)上的一篇关于中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评述。大牛写文章就是不一样,高屋建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内植物界的大牛都被他一一点评了,对我们了解国内植物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极具有意义,文字通俗易懂,尤其有些措辞简直恰倒好处,也应该是我们写文章的经典范例。建议大家有空仔细读读。遗憾的是,还没有一个从事玉米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进入他的法眼,不过,我相信5年后,玉米一定会有PlantCell以上的文章出来。大家一起努力!!我把主要意思翻译过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注意里面有我很多个人评论,不是文章所写,大家注意区分,呵呵,否则会诋毁邓牛的光辉形象。文章,开篇就比较了1991-2005年来中国科学家在14种代表期刊中发表文章情况,2002年后简直暴涨;以及与亚洲其它几个主要国家(韩国,日本)的比较(与日本的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说明中国研究所取得的长足进展。(14种期刊是:ThePlantCell,ThePlantJournal,PlantPhysiology,PlantMolecularBiology,Nature,NatureGenetics,NatureBiotechnology,Science,Cell,GenesandDevelopment,CurrentBiology,PNAS,NucleicAcidsResearch,andDevelopment,当作努力的目标吧!)。A:过去15年中国在14种主流生物学杂志发表文章变化情况B:中国和韩国以及日本发表文章的比较(只比较ThePlantCell,ThePlantJournal,PlantPhysiology三种杂志)然后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前,中国植物学界的大牛,其中至少有2个与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一个是汤佩松(30-60年代,就发了2篇Nature,1篇Science,而80年代还频频在牛刊写综述,注:邓牛检索不全,他应该发表了4篇Nature,2篇Science);另外一个就是仍然健在的娄成后院士(他的杰出成就,布劳格提起中国就提起他可见其影响啊)。其他的人大家有兴趣去看原文,大概格局就是3老(汤佩松,罗宗洛,殷宏章),5半老,1新(许智宏,现北大校长)。改革开放后,中国植物生物学研究进展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已经或马上有2个国际化期刊一个是原植物学报,已经由BLACKWELL出版,改名The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另外一个是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报,07年将由OxfordUniversityPress,改名为,PlantMolecularPhysiology。所以这两个期刊也是我们国内投稿可以选择的地方。主要的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上海植生所)---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北京大学---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农业大学(呵呵,看来中国农大的进步不小啊,可喜可贺)当然,邓牛自己当所长的NIBS也是值得特别推崇的。A就是NIBS,其实邓牛心中还是认为它是NO.1.不过没有明说而已:).B上海植生所C主要研究据点,学过中国地理的人都应该知道是哪几个地方吧,呵呵.主要研究对象和牛人(强调,目前在国内植物学界活跃的牛人,无一不是在北美,欧洲或者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过,所以,如果要在学术界出人头地,以某种方式出国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水稻(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确实)袁隆平(湖南水稻研究所,他更偏重应用研究)韩斌(国家基因中心(上海),现在成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的副所长了?这个不清楚,主要贡献领导了水稻第4染色体的测序,2002NATURE)杨焕明,于军,汪建和王俊(北京基因所,也就是华大,贡献就不用说了吧)李家洋(现中科院副院长,前遗传所所长,克隆了MOC1基因,发表在NATURE,当时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啊,还有多篇plantcell)林洪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图位克隆了水稻的QTLSKC1,发表在NATUREGENETICS,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呵呵)张启发,王石平(华中农业大学,后者我认为也是院士的有力竞争者,文章中提到了他们的3篇PNAS和1篇GeneandDevelopment,其实工作远不止这么多。)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克隆了一个水稻恢复基因,今年Plantcell的封面文章,该文从SCIENCE到NATURE,几经周折啊,不过结果还不错,和日本竞争慢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