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万方数据颜色词"红"与"黄"的英汉对比作者:肖丽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28刊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年,卷(期:2009,""(8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3条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20042.范莉娣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期刊论文]-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063.安俊丽黄色彩对汉语词汇的文化影响2002(09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元超.黄立新.徐正康.ZhangYuanchao.HuangLixin.XuZhengkang无氨(铵法焦糖色素制备工艺-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1以氨基酸混合液与果葡糖浆为原料,NaOH溶液作为催化剂,在高温下合成液体焦糖色素的研究.考察了氨基酸混合液用量、NaOH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焦糖色素色率、红色指数、黄色指数的影响,并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氨基酸混合液用量为15%,NaOH的用量为原料质量的3.0%,最终反应温度控制为130,℃反应时间300min.在此条件下,焦糖色素的色率可以达到31842EBC,红色指数为6.09,黄色指数为9.55.2.期刊论文蔡一鸣.CaiYiming跨国公司主导的文化冲突-经济问题探索2008,""(10根据跨国公司实施跨国营销计划时所遇到的文化障碍的大小,东道国文化可以分解为三个区域:红色区、黄色区和绿色区.当跨国公司的产品内含的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的差异发生在绿色区时,不存在营销阻力;当文化差异发生在红色区时,营销阻力最大,往往使跨国公司退出东道国市场;当文化差异发生在黄色区时,营销阻力相对红色区较小.因此,跨国公司将其产品推向新市场之前,必须清楚其产品是否与当地文化相冲突,在哪个文化区发生冲突,然后做出是否进入、如何进入该市场的决策.3.学位论文屈炯红曲色素组分分离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2008红曲菌(Monascusspp.是我国传统的食用和药用微生物,它能分泌产生色素、莫呐可啉类(monacolins物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ficacid,GABA等多种有益代谢产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发酵剂、食品着色剂和保健食品的生产。红曲色素作为红曲菌的重要代谢产物,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主要用于肉制品和豆腐乳等的着色。现代研究表明,红曲色素属于复合色素,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三大类,每一类色素中又包含多种组分。近年来,关于红曲色素组分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和稳定性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对红曲色素的功能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对红曲色素各个组分功能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TLC方法成功分离得了7种红色色素组分,4种黄色色素组分,2种橙色色素组分,然后对分离得到的红色组分1、红色组分2、橙色组分1、橙色组分2等4个组分以及红曲色素的初提物、总红色色素、总黄色色素和总橙色色素等4种主要色素混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抑菌和抗肿瘤等功能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红曲色素各组分的薄层色谱(TLC分离方法。红曲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以80%乙醇为提取剂,红色色素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7:3:1(v/v为展开剂,黄色色素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石油醚=30:17:5(v/v为展开剂,可以对红色和黄色色素组分进行有效的分离。橙色色素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石油醚=30:17:5(v/v为展开剂,展开后将带有橙色色素的硅胶刮下,重新用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取上清浓缩后,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7:3:2(v/v为展开剂,能够有效分离橙色色素各组分。在上述条件下,成功得到了7种红色色素组分RP1~RP7,4种黄色色素组分YP1~YP4,2种橙色色素组分OP1~OP2。其中,RP1和RP2的含量较多,黄色色素各组分在总色素中含量较少,因此将提取纯化得到的主要红曲组分及其混合物作为后续实验的研究材料,它们分别是红曲色素初提物(PT,总红色色素(RP,总黄色色素(YP,总橙色色素(OP,红色组分1(RP1,红色组分2(RP2,橙色组分1(OP1,橙色组分2(OP2。同时,采用HPLC方法对RP1、RP2、YP1、YP2、YP3、YP4、OP1、OP2的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λ=254nm、进样量30μL、流速1mL/min、柱温30℃时,色素各组分的HPLC图谱均只有一个峰,表明用TLC方法提取分离的色素组分的纯度较好。2.研究了红曲组分及其混合物的抗氧化功能。采用·OH体系、O2·-体系和DPPH体系三种抗氧化模型,系统研究了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