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米索前列醇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择期剖宫产手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探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择期剖宫产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产妇术后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索20U+缩宫索20U静滴,观察组产妇术后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600?g;密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率2.94%(1/34),对照组术后出血率20.59%(7/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h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剖宫产术后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术后阴道出血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有效、安全,推荐应用丁剖宫产术预防产后出血。关键词:剖宫产术;术后阴道出血;米索前列醇;效果【】R713.4+1【文献标识码】B【】1672-3783(2012)02-0107-01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极端,在产后出血的I川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为首位原因[1]。剖宫产术是产科常用的处理难产、产科并发症的手段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并发症的发生也随着增多,术后阴道出血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旨在探析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住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68例,年龄22〜35岁,平均(27.5±2・0)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26例;孕周34〜42周,平均(39・5±1・5)周;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骨盆狭窄、臀位、妊高征等,同时排除其他易致产后出血的疾病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症;所有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二34),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差杲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孕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常规剖宫产手术,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术前均无宫缩。剖宫产术后,立即向观察组产妇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600?g(直肠深度6cm);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用5%葡萄糖500ml稀释),同时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U。1.3观察项目:①术后出血情况:剖宫产手术结束后清理血块,于产妇臀部下垫无菌纱布,术后出血量的测量参考报道[2],湿无菌纱布不滴血,以10cmX20cm为10ml计算出血量,对比两组产妇术后24h的平均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500ml者判定为剖宫产术后出血,记录两组的产后出血率。②不良反应:米索前列醇相关发热、寒战、恶心、呕吐,以及对产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术后出血:观察组术后出血率2.94%(1/34),对照组术后出血率20.59%(7/34),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t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24h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情况见表lo表1两组孕产妇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组别术后出血率[例(%)]术后24h出血量(ml)对照组(n二34)7(20.59)256±32观察组(n=34)1(2.94)*128±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2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为2.94%,观察组术后恶心1例、低热1例,发生率为5.88%;均对症处理后治愈,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o3讨论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产妇多,特别是一些伴右病理因索、未临产而需要施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例如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孕产妇,更容易发生术后出血[3]。妊高症疾病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孕产妇的子宫小动脉变性、坏死、硬化,术前接受解痉、镇静约物治疗等均可能引起产后出血[4]。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是由宫缩乏力所引起的,故预防剖宫产术后阴道出血,应加强子宫收缩力。传统使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但是由于了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个体差异较大,与孕产妇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缩宫素处理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