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s和Mib—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音义[摘要]目的探讨CD44s和Mib-l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1例不同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中CD44s和Mib-l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做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中CD44s及Mib-1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二0.008、0.002)。CD44s与M让-1表达呈正相关(P<0.01,r二0.6)。CD44s和MibT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大于高表达组。结论CD44s与Mib-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组织学恶性程度相关,两者对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CD44s;Mib-1;免疫组织化学[]R739.4[文献标识码]A[]1674-4721(2013)06(b)-0004-04星形胶质细胞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虽然低级别的星形胶质细胞瘤较高级别的生长缓慢,但却能向高级别进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类法在预计临床预后及生存率方曲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从分子水平上诊断、评估预后比从组织病理学上更加精确[1]。其中细胞表面黏附蛋白CD44s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Mib-l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3]o本研究对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中CD44s和Mib-l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初步探讨其在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胶质瘤标本取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的手术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6~79岁,平均(39.0土21.4)岁。术中肿瘤切除后,一部分立即放入液氮保存,余下组织予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做常规IIE染色。根据世界卩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方法将所有标本进行分类,其中,星形细胞瘤I级11例,星形细胞瘤I【级9例,星形细胞瘤III级11例,胶质母细胞瘤IV级10例。随访采集数据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即从患者术后起至肿瘤复发的时间。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切片用4%多聚甲醛常温固定30min,3%H202>0.3%TritonX-100常温下浸泡30min,10%封闭血清常温下浸泡60min。卩BS冲洗后一抗孵育过夜。之后按ABCVectastainR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最后苏木精复染,封片镜检,计算阳性细胞标记率百分比。用脾脏、胰腺、乳腺癌组织以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作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随机选择10个视野,高倍镜下观察500-1000个细胞,计数阳性细胞,以百分数表示蛋白标记指数(labellingindex,LT)O坏死区、血管内皮细胞不计算在内。1.3统计学处理应用软件为SPSS16.0统计软件。低级别组(I、II级)与高级别组(III、IV级)之间蛋白标记指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D44S与Mib-l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预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彳亍比较,界值取样本标记率中位值。2结果2.1CD44s和Mib-1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级别的关系CD44s是一种跨膜细胞表面黏附蛋白,Mib-l是一种核蛋白。随着肿瘤组织病理级别增高,两者阳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越深(图1、2)o低级别组([、II级)的CD44sLI平均值为1.42±1.69,高级别组(IILIV级)的CD44sLT平均值为6.69±8.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二-2.929,P=0.008)o低级别组(]、II级)的Mib-lLI平均值为1.70±2.05,高级别组(III、IV级)的CD44sLI平均值为6.17±5.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二-3.429,P=0.002)o2.2CD44s和Mib-1表达的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D44s和Mib-1呈正相关(P<0.01,r=0.6)o2.3CD44s和Mib-l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D44s和MibT的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时间之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两者表达水平越低,PFS越长(CD44s组:P二0.023,Mib-1组:P=0.032)(图3)o3讨论星形胶质细胞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其因具有强烈的浸润及细[15]。胞增殖能力而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虽然低级别的星形胶质细胞瘤较高级别的生长缓慢,但却能向高级别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类法在预计临床预后及生存率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更需要一种新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方法作为补充。CD44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跨膜细胞表面黏附蛋白,英参与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基质黏附、淋巴细胞归巢及活化、创伤修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