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分析摘要:结合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三门峡地热资源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建立三门峡地热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区的构想,指出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地方政府在开辟清洁能源、新农村建设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借鉴。关键词:三门峡;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分析abstract:combinedwiththechinesegeothermalresourcesdevelopmentusepresentsitu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geologicalenvironmentalconditionsofthegeothermalresourcesinsanmenxia,putsforwardbuildingthesanmenxiageothermaldevelopmentcomprehensiveutilizationdemonstrationareaconception,pointesouttheproblemsneedingattentioninthedevelopmentprocess,andprovidesthereferenceforthelocalgovernmentinthecleanenergydevelopment,newruralareaconstructionand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keywords:sanmenxia;geothermalresources;comprehensiv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analysis:tu2文献标识码:a:2095-2104(201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引起了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时间频发等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我国于2002年8月核准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扩大能源、改变严重依赖煤炭和石油的能源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也把减排作为一项重要议题。作为新型能源之一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具有低成本、可持续利用和环保等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直接利用地热资源的热能为12604.6gwh,设备容量3687mwt,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同时,我国地热开采利用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1地热发电我国拥有150℃以上高温水热系统的温泉区近百处,主要集中分布于藏滇地热带和台湾地热带。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设了多处中低温地热发电站。并开始利用高温地热资源发电,先后在西藏羊八井、朗久建工业性地热发电站。1.2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我国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主要在地热供暖、医疗保健、洗浴和旅游度假、养殖、农业温室种植和灌溉、工业生产、矿泉水生产等方面。并逐步开发了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技术、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等。目前,在全国地热水利用方式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1.2.1地热供暖。集中在北方的北京、天津、西安、郑州、鞍山等大、中城市以及黑龙江大庆、河北霸州、固安、牛驼镇等油区城镇,开发利用60~100℃的中低温地热水、热尾水和浅层地热能。北方利用地热采暖,已取得良好效果。地热流体中具有较高的温度、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与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及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调节具有明显的医疗和保健作用。据统计,用于医疗保健的地热田在全国已有126处,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1.2.3洗浴和旅游度假。利用地热水进行洗浴,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市)。全国开发地热水用于洗浴的水量估计每年约1.38亿m3,利用地热能716.45mwt,即每年相当于节约或减少了77.1万t标准煤用量,为4亿人次提供了地热水洗浴。我国藏南、滇西、川西及台湾一些高温温泉和沸泉区,不仅拥有高能位地热资源,同时还拥有绚丽多彩的地热景观。如:云南省腾冲是保存完好的火山温泉区,拥有火山、地热景观及珍贵的医疗矿泉水价值;台湾省的大屯火山温泉区也是温泉疗养和旅游观光胜地。1.2.3养殖。北京、天津、福建、广东等地起步较早,现已遍及20多个省(区、市)的47个地热田,建有养殖场约300处,鱼池面积约445万㎡。此外,还有地热孵化禽类、地热烘干蔬菜、地热水加温沼气池与牲畜洗浴池等,也取得良好效果。1.2.4农业温室种植和灌溉。利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