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支护工程边坡坍塌分析及处理秦海燕(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本文研究了某处棚改的基坑支护工程边坡坍塌,通过研究该工程对于支护的设计,分析基坑坍塌原因及坍塌后果,研究如何处对基坑的坍塌问题进行处理。关键词:基坑支护工程;边坡坍塌;分析处理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20)12-0102-020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基坑支护技术,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合理使用相关先进技术,确保基坑支护的整体水平,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坑支护的设计工作。而对于基坑边坡的坍塌问题,也需要做好对坍塌原因的分析,总结经验和改进设计,保证基坑的稳定性。1工程概述工程概况和周边情况:本工程为二通厂南区棚改项目,建设高层住宅楼和配套公共服务楼、地下停车库等等,计划建设地下室三层、地上建筑最高二十八层。建筑的基坑长280m,宽度240m,基坑深度大约17,10m。当地地貌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所以地质相对比较平坦,地面的标高在57.79-62.OOmZ间,场地的地层包括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系冲洪积层两种。其中,人工填土层主要包括层杂填土,厚度在0.2~14m左右;层素填土厚度在0,3~12,3m左右。第四系冲基层包括层砂质粉土、层粘质粉土、层粉细砂、鹅卵石。根据勘察的结果,在厂区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地下水,地下水属于潜水,地下水的深度在23,4〜26,6m左右,稳定水位的标高在34.24m左右。自然降水渗入地下是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渠道,地下水通过径流、蒸发排泄,每年地下水有l~2m的变化幅度。厂区被分成三个地块,其中两个地块使用同时进行基坑支护,另一个地块没有进行施工。厂区是北侧为一号地块,二号地块和一号地块之间,规划14m宽的道路,作为张仪村二号路。目前,道路是临时道路。基坑的上口线与张仪村二号路的距离在5~40m;基坑西侧是张仪村东三路,目前作为基坑建设的临时道路,基坑的上口和东三路距离为3~9m。基坑东侧规划张仪村东路,基坑的上口与东五路的距离在6.55~11.55m。基坑口距离南侧的道路为30m左右。2基坑坍塌和处理2.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的深度为17,1m左右,基坑的支护体系使用了双排桩、锚索、土钉墙的支护系统,在基坑的顶部的5m处做1:0.5的土钉墙,同时预留宽在800mm的肥槽,设计地面超载20kPa。在双排桩的支护设计上,护坡桩的长度为16m,桩顶相对标高-5m,嵌固段为3.9m,桩之间间距3.2m,排距1,6m。桩的内径为800~1000mm左右,夕卜径设计为1000~1200nun。桩身设计强度为C25,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20mm。对于土钉墙的设计,在低下l.5m处、3.0m处和4.5m处设计了3排土钉,横间距为L5m,土钉的孔径为120mm,长度在6~7m,设计倾斜角为5。~10。,土钉插入1C16HRB400级热轧螺纹钢筋。在两个排桩中间,布置了两个微型钢管桩,钢管桩的间距为0.6m,钢管桩的长度为16m,孔径为130mm。成孔后下入钢管,钢管的中下部焊钢筋头,保证钢管的剧中,之后注入注水灰比0.5矿渣纯水泥浆,强度20MPao在桩基的顶部设置冠梁,强度为C25o设置两道锚索控制桩顶位移量,锚索在冠梁顶部一下的4m处和8m处,水平间距为桩间距,锚索的下倾角为15。,锚索的孔径设计为150mm,成孔以后下入低松弛型钢绞线。2.2边坡坍塌的分析2.2.1边坡坍塌情况坍塌发生在基坑的西南侧,在该段开挖以及支护到-5m的位置发生坍塌,在基坑上口线位置0,6m处发生整体坍塌,坍塌的长度为30m。坍塌的位置的边坡的土质为杂填土,坍塌之后,埋设在地下的临时电缆露出。在基坑坡顶外L5m位置的临时道路并没有因为坍塌受到影响,并且在坍塌时,边坡下并没有人员作业,所以并未因为坍塌造成人员伤亡。2.2.2基坑边坡坍塌原因分析针对现场的情况,总结了基坑边坡坍塌的原因。首先土钉墙支护完全严格按照分层开挖和分层支护的要求进行,该段的边坡长为30m,在边坡坍塌之前,3排土钉都完成了注浆、挂网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坍塌位置的基坑开挖支护时,距离基坑上口9.5m处施工方堆放了了基坑开挖出的渣土,渣土堆高度为3.0m,宽度为5m。由于渣土堆导致的堆载非常大,所以会增加基坑侧壁土的压力,这在设计时是没有考虑的荷载,这就导致原有的支护设计承受过大的水平力,产生了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