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常用诊断及监控指标探析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把握网球运动项目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机能反应特征,构建了诊断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生理生化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应用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关键词:网球;训练负荷;机能状态;诊断与调控中图分类号:G845.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8-0135-03FrequentDiagnosisandControltoStatusofTrainingLoadofEliteTennisPlayersBINGZhou❷1,LIZhi❷hong❷2,ZHOUZhen❷him❷2(1.HengyangFinancialandIndustryVocationalCollege,Hengyang421001,HunanChina;2.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HunanCityUniversity,Changsha413000,HunanChina)Abstract:Inthispaper,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ennis,thecharacteristicsoffunctionedresponseintennisplayers?trainingloadisputforward,andaphysiologicalandbiochemistryindexsystemdiagnosingtheirtrainingloadstatusisbuilt・Generaldemandsapplyingthisindexsystemarerevealed・Keywords:tennis;trainingload;functionalstatus;diagnosisandcontrol众所周知,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运动训练负荷是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改变、巩固与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若负荷持续偏小,机体对负荷刺激的反应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竞技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若负荷过大,造成运动员不能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延误竞技能力的正常发展;若负荷持续过大,形成过度疲劳,出现伤病,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与比赛。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直接体现在身体机能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上,而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来定量地描述、诊断和调控[1]。因此,采用客观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生化指标,诊断与描述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是检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科学调控训练过程提供现实支持。网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❷对抗性项目。我国网球竞技水平虽然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世界顶尖水平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网球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本文将以国家网球集训队部分队员运动实际为研究素材,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谈谈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与调控。1网球运动的项目特征❷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且对体能要求很高的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目[2]。技术是关键,体能是技术表达的保证,二者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可分割。从❷网球运动的供能系统上分析,因网球运动多是由许多小回合组合而成,每一回合大都在10s以内,强度大,运动剧烈,运动员即刻心率有时可高达200次/min,因此,在运动中多为ATP-CP系统供能;当回合持续时间大于10s以上后糖酵解供能系统参与供能,乳酸开始在体内堆积;在回合间的休息过程中,主要以有氧供能系统为主,以便消除乳酸,恢复体力。因此,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爆发力、糖酵解无氧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就比赛而言,整场比赛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有时不到一小时就结束比赛,而有时势均力敌的对抗会持续3〜4h;比赛中每一分的争夺也异常激烈,英国AlanPearson等研究发现网球比赛中击球时间与非击球时间的比率为1:1.7[3]。这表明网球运动属于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交替进行的间隙性运动。从击球过程分析,由于网球运动需要在瞬时内判断来球的方向、位置落点、旋转特点、快速移动到最适击球地点的负荷特征。就全盘比赛而言,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能源消瞄准击球,要求运动员意识强、反应快、移动灵活、击球多变有力而失误少[4],表现出网球运动的快、准、狠、灵活多变的技术特征。每一分的获得体现运动员短时间高强度耗、乳酸积累等原因引起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不利因素,主要在运动间隙时间内通过有氧代谢过程来缓解,以维持正常竞技水平的发挥。所以,网球运动的实质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有氧/无代谢交替进行的间隙性运动。运动员承受的训练负荷具有间隙性高强度的特点。2诊断与监控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机能状态常用指标分析2.1心血管系统指标根据运动生理学知识,剧烈运动时,运动肌肉的血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