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尹家府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得最严密的是()A.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B.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棕黄色溶液蓝色溶液D.检验试液中的CO32﹣: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不能排除SO32﹣的干扰;B.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均可使高锰酸钾反应,但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液干扰现象分析;C.淀粉遇碘变蓝;D.溶液中可能存在SO32﹣.【解答】解:A.溶液中如含有SO32﹣,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先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没有现象,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可能生成铁离子,但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液干扰现象,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故B错误;C.试液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离子检验实验合理,故C正确;D.若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试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或亚硫酸钙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2.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参考答案:D燃料电池的负极为燃料,正极为氧化剂(如氧气等),左侧电极为负极,电子由该电极流出,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A项正确;负极上肼(N2H4)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为KOH溶液,故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B项正确;多孔导电材料表面积大,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且与KOH溶液接触面积较大,C项正确;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OH-从正极向负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要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项错误。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可以大量共存B、常温下干燥的氯气能用钢瓶贮运,所以氯气不与铁反应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有I-D、SO2通往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H2O==SO32-+2I-+2H+参考答案:C略4.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分别由K+、NH4+、Ag+、Ba2+、Fe3+、Cl-、OH-、CO32-、SO42-、N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五种离子化合物所含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室温时,0.1mol·L-1乙溶液的pH=10,②丙、丁、戊三种溶液的pH均小于7,③丙溶液分别与其他四种溶液反应均生成沉淀,④甲溶液与丁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断A.甲为K2SO4溶液B.乙为KOH溶液C.戊为FeCl3溶液D.丁为NH4NO3溶液参考答案:C5.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w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amolH2SO4、b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为A.(2b-4a)/wB.(b-a)/wC.(2b-2a)/wD.(b-2a)/w参考答案:A略6.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