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对原发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输尿管癌7例影像资料。结果:CT尿路造影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后重建技术能够清楚显示病灶部位、形态、范围及周围组织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对原发性输尿管癌有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关键词】输尿管癌;X线计算机;诊断中图分类号R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6-0056-02原发性输尿管癌少见,占泌尿系上皮肿瘤的2.5%〜5%[1],其发病率远低于肾癌和膀胱癌,也低于输尿管结石和结核,早期诊断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依赖影像学检查有: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输尿管造影、B超、CT等,特别是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有积极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月均行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8〜81岁,平均(63.2±2.8)岁。其中有4例首发症状肉眼尿血,2例腰部钝痛,1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肾积水就诊,大多数患者伴有尿血、尿急、尿频等症状。1.2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Brilliance16层螺旋CT设备,检查前空腹,排泄期,多采取俯卧进行扫描,扫描范围自肾脏上缘至耻骨联合上缘,延迟时间根据肾功能情况及肾积水情况定,一般30min,长1〜2h扫描,使用造影剂为碘海醇80ml,注射速度3ml/s,扫描层厚2mm,螺距0.7,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将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根据病灶位置、性质选择性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使得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较清晰显示。2结果7例均为单发,均为移行细胞癌,病灶位于左侧输尿管4例,位于右侧输尿管3例;位于输尿管中段1例,下段6例,其中1例累及膀胱。CT轴位及曲面重建(CPR)图像显示:4例表现为输尿管增粗,形成软组织肿块,管腔消失,其中1例输尿管末端软组织肿块累及膀胱,2例表现为输尿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病灶范围长度约2.0〜6.0cm,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轻度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约31〜39Hu;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清晰显示:输尿管突然不规则狭窄或截断,及其上方输尿管、肾盂不同程度扩张、积水。3讨论原发性输尿管癌在泌尿系属于少见肿瘤,好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2倍,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输尿管局部炎症、结石和化学致癌物质的长期刺激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主要是无痛性肉眼血尿,少数可伴有腰腹部疼痛和包块,并大多数患者患侧输尿管及肾盂有扩张、积水表现;原发性输尿管癌绝大多数是为移行上皮细胞癌[2],占70%〜75%,其余多数为鳞癌占8%,腺癌极其罕见占1%〜2%;多为单侧发病,偶有双侧,并多见于输尿管下端,好发于输尿管下段或可多发,既可以在输尿管内形成多个病灶,也可以与肾盂和膀胱癌同时存在,发生下段很容易累及膀胱。3.1多层螺旋CT表现常规CT平扫及增强:肿瘤沿输尿管走行,纵向生长,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局限性增厚,管腔偏心性、不规则狭窄、闭塞,腔内软组织肿块影,部分病灶突破管壁外生长形成肿块影,纵径大于横径,本组病例纵径约33〜170mm,最大轴面直径约12〜21mm。增强扫描示增厚的输尿管壁及肿块影呈较明显均匀强化[3-4],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输尿管壁,输尿管下段癌经输尿管口突进膀胱,并累及膀胱,病变以上输尿管扩张、积水。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后处理图像对病灶部位、范围、大小能清晰、直观显示等优点,明显提高输尿管癌的检出率,是输尿管病变首选无创检查方法。正常输尿管是细长管状结构,很难在同一平面上显示,输尿管癌梗阻,导致其上方输尿管扩张积水,内有低密度液体或高密度造影剂,通过CPR重建可以同一平面全程显示输尿管,同时可见多方位旋转,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管壁增厚、管腔扩张情况[5],同时结合CT平扫及动态增强CT扫描,更有利于确定梗阻原因和性质[1],本组CPR重建7例,较理想效果5例,输尿管未能全程显影2例,因为病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