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哈比比执政时期印尼的政治改革张祖兴Ξ(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印尼;政治;哈比比[摘要]哈比比(BacharuddinJusufHabibie,1936~)于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担任印尼共和国总统,是印尼第三位总统。哈比比在执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使印尼成为所谓“世界上第三大民主国家”。哈比比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实行政治改革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政治改革措施?这些都是值得关心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尼政治发展的路向,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D7342.0[文献标识码]B[]1008-6099(2002)02-0047-05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政治长期动荡不安,政客们忙于争权夺利,经济停滞不前,人们迫切希望建立一种更为稳定的政体;苏加诺执政后期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濒于崩溃,为建立威权政体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基础,人们普遍希望迅速稳定局势后经济得到恢复;“九·三○事件”后弥漫于印尼社会的恐怖心理有利于苏哈托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苏哈托本人是军人出身,得到军方的全力支持。这些条件哈比比全不具备。经过长期的威权统治以后,人们厌倦了高度集权的统治方式,渴望享有更多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与苏哈托上台时的形势完全不同,在1997年底和1998年初,人们把经济危机的出现归咎于“裙带资本主义”,迫切要求进行经济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改革,以便经济发展步入正常的轨道;哈比比不仅不是出身于军队,而且长期以来与军方的关系比较紧张,不可能得到军方的全力支持。实际上,在广泛要求政治民主化的背景下,军队由于过去的所作所为,受到印尼国内外广泛的批评,很难维持曾经享有的特殊地位。无论如何,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哈比比执政后,不可能恢复或维持过去的统治方式。由于哈比比与苏哈托的特殊关系和哈比比本人的经济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哈比比继任为总统遭到普遍的非议。在哈比比14岁的时候,苏哈托就认识哈比比,并与其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1973年苏哈托将在德国工作的哈比比召回印尼,一、政治改革的背景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哈比比执政时期政治改革的背景。第一,苏哈托下台后,印尼各界普遍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并对过去的威权政体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第二,任何接替苏哈托掌权的人都不可能拥有象苏哈托一样的政治支持基础,当然也不可能恢复过去的威权政体;第三,由于哈比比与苏哈托的特殊关系,哈比比被许多人视为过渡人物,甚至是非法继任人,他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维持政治稳定,进而争取更多的政治支持;第四,哈比比本人的教育背景也使他具有一些民主和人权观念。苏哈托在1998年5月21日辞职后,印尼各界对过去的威权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学者瓦南迪(JusufWanandi)在评价1960年代中期建立的威权政体时指出,“如果我们有机会重新开始,很可能我们不会象过去那样做。过去我们遵循的是一种韩国模式,即在获得某种程度的经济发展之前,暂时中止政治发展,这是一个错误”。1实际上,印尼国内关于政治发展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1980年代后期围绕着后苏哈托时期的政治继承问题,印尼曾经出现过激烈的争论。苏哈托下台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的威权政体时代。Ξ[收稿日期]2002-02-04[作者简介]张祖兴,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47·《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SOUTHEASTASIANSTUDIES对他说,在印尼,除了革命,哈比比可以做任何事种承诺:系统的、有计划的、可预测的改革和变迁。这种变迁形式,也就是我所说的加速演进变革,比随意的或革命性的变革要优越,因为随意的或革命性的变革,其后果是不可预测的。”5这种改革观也明显表现出某种自然科学式或机械的思维模式,反映出他本人的教育背景。他以为,社会像自然界一样可以进行系统的、可预测的管理。显然,我们不能过于相信哈比比本人的表述,但适当考虑其受教育的经历对于我们理解其改革政策也并非全无益处。从根本上讲,哈比比在执政时期实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应归因于形势所迫。时代的情2。在苏哈托的关照下,哈比比可谓是青云直上,终于在1998年3月成为印尼共和国副总统。苏哈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