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塑造成功整理人落叶时间2011-4-15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如何自我成長第一課:你個人的成長因素是什麽?第二課:操練與神親近第三課:生命成長所需要的友誼第四課:如何吸取別人的優點第五課:瞭解自己的氣質第六課:開擴心靈的視野以拓展服事第七課:如何強化自我的品德第八課:如何享受生活與工作第九課:擬定有效服事下的人生目標第十課:如何擴大事奉的範圍第十一課:休息是爲走更遠的路第十二課:用智慧投資一生(一)第十三課:用智慧投資一生(二)第一課:你個人的成長因素是什麽?參考資料:「如何自我成長」GordonMacDonald等合著,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名言:「世上無一物能比"高品質的靈魂"更美,更有能力.」----GordonMacDonald應用經文:林後11:5;提前1:15;創5:24;林後1:8;太9:12,13〖一.引言〗每個人的情感都有極限,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崩潰」,但我們常常沒有察覺,重新打造生命程,已經成爲我們的當務之急.當你重建生命工程時,有時候必須先清除一些瓦礫,譬如習慣、機、野心、夢想以及各樣的驕傲,這是神給我們的屬靈操練.〖二.探索動機的根源〗在使徒行傳第八章,彼得對西門說:「*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當開始探索內心的動機時,我們會發現有些愛神或事奉的動機並非來自神.其中有一些動機是1.需要人的肯定保羅有多次談到人需要受肯定,但他出來傳道到他要離開世界時,他的態度有極大改變羅曾說:「*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之下,..」(林後11:5),後來卻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1:15),因爲神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是在父母和親友的稱讚中成長,然而他們的肯定並不能爲這些人護航,平安度過風吹雨打的人生.當別人的嘉許成爲我們的癮時,好象嗑藥的人一樣,對別人肯定的需要會逐年加.但是,人的肯定難免搖擺不定,我們的情緒也就跟著搖擺,當掌聲消失時,我們的情緒也跟著沈.在聖經中,「施洗約翰」才是我們效法的榜樣.有一天,當他看到自己的門徒去跟隨耶穌時的反應是「我必衰微」,唯有完全不需要掌聲來生活的人,才說得出這樣的話.2.需要成就感大多數的人是在深受「成功倫理(或神學)」影響的社會制度下成長的,以爲那些擁有多方成就的人是蒙神特別寵愛的.然而,不要把「價值」和「成就」畫上等號,成功的人事不一定有價有價值的人事不一定成功.倘若「成功」是人唯一的動機,那麽既使爬上那個位子,也不會有太的喜樂和滿足.在聖經中,「以諾」是我們效法的榜樣,「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5:24),沒有介紹他的生平,沒有對他的嘉獎,沒有記載他的成就,然而以諾一生的價值不在大衛得,保羅等人之下.3.渴望接近人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或整天與製造東西或販賣東西等沒有生命氣息之物在一起從人與人的相處中得到滿足.在聖經中,提摩太起初出來傳道,可能也是受到這種動機所驅使而我們可以感覺得到,他不喜歡得罪人.若沒有保羅的刺激,提摩太很可能一輩子安於作個「爛人」,保羅敦促他去傳道,並面對衝突,而堅持原則到厎.我們從聖經中所建立的「人性觀」們的待人接物更可以榮神益人.4.理想主義的力量「報喜不報憂」的習性,使我們從小就習慣崇拜偉人,聽成功的故事,甚至美化這些主角的點,爲他們的一生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既使善意爲神做的工作,也未必都很愉快說:「我們*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林後1:8).動機不可能分之百單純,單純近乎百分之百的動機也會變質,唯有天天洗滌內心動機的人,才可望見到好成果.〖三.檢視內心的動機〗每當耶穌提到從父神來的呼召時,祂便再度檢視內在動機的根源.在蘇格蘭佈道家AlexanderWhyte的傳記中,曾提到有一次,有人告訴他,某位美國佈道家指控他的一位好友沒重生得救.Whyte聽了怒不可遏,厲聲指責那位批評他朋友的人.等到他情緒安定下來告訴他,那位佈道家也批評他沒有重生得救.突然間,Whyte安靜下來,沒有半句反駁的話身把臉深埋在雙手裏,然後擡頭對前來告訴他這些話的人說:「你走吧!朋友,我必須徹厎檢視的內心.」〖四.跟進作業〗1.耶穌曾說:「*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2,13),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