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棉花栽培技术的几点思考纪从亮,史伟,邹芳刚,季春梅(江苏省农林厅,南京210036)收稿日期:2008201230摘要:总结了建国以来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如化学调控三大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小群体大个体和大群体小个体高产途径,阐述了高产技术的理论基础。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棉花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棉花;创新;栽培技术;思考:S562文献标识码:A:10002632X(2008)0920002205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以农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棉花生产技术的进步亦是推动棉花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及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造就了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辉煌岁月。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棉花生产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对棉花生产和市场的重大技术需求已经形成,另一方面是棉花生产面临着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存。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基本国情决定要保障棉花产业安全,我国的棉花生产必须走创新之路。1棉花栽培技术创新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棉花耕作栽培学科紧紧围绕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开展棉花栽培试验研究、经验总结和生产服务。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适合国情的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特别是20世纪后期发展形成的三大创新技术、两大高产栽培途径以及一项系统理论的创立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1-2],也深刻影响了我国棉花生产耕作制度和布局调整。1.1三大创新技术1.1.1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棉花由直播改为育苗移栽并应用,是我国棉花栽培史上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技术。随着育苗移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其增产效果越来越显著,移栽棉已成为我国提高棉花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棉双丰收的一项关键措施。1.1.2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我国从1976年开始较系统地进行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特别是1978年引进日本产厚度为0.015mm农用地膜后,降低了成本,保温、保墒效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面积快速增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多数棉区棉花生产中出苗难、保苗难等问题,尤其是突破了北方棉区低温、干旱、无霜期短以及盐碱地成苗难等限制因素,成为促进棉花生产发展的又一项关键技术。1.1.3棉田化学调控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棉花栽培中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取得迅速发展,生产了许多种类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推广应用最成功的是缩节胺(DPC),从1983年开始已大面积推广应用DPC化控技术。据1990年以来的统计,每年应用以DPC为主的棉田约占全国植棉面积的70%~84%。化学调控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为解决棉花旺长,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开辟了新途径。1.2两大高产栽培途径随着三大创新技术的推广,我国棉花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栽培技术体系也逐渐呈现出以密度为核心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两极分化,形成了以下·2·©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wwcnki两条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1.2.1“小群体大个体”———“小壮高”途径。公顷密度在4.5万株以下(长江流域棉区已降至约3万株),主要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目前已出现向黄河流域棉区扩展的态势。其理论是在保持相对较低的群体结构基础上,增加肥料投入,促进棉株个体的生长发育,形成健壮个体。通过科学化调,培育高光效株型,提高盛花期后干物质的积累量,达到高产的目的。1.2.2“大群体小个体”———“密矮早”途径。公顷密度在15万株以上,主要应用在西北内陆棉区。“密矮早”是一项高光效、低耗能、养分和光合产物运输距离短、节水节能型的高产、高效新技术,是以发挥群体优势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单株果枝果节少,主攻单株成铃率,提高单位面积的总铃数。1.3棉花高产栽培群体质量理论棉花高产栽培群体质量理论突破了传统栽培只能靠经验、定性而不能量化的束缚,在系统分析棉花群体本质特征与群体生产力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棉花群体质量及其主要量化指标,初步提出了棉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