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文件编号YB3Y-ZQ-N2K-001职责权限管理手册页码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和解读生效日期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和解读王方正,任晓庆【】1005-2194(2006)16-1289-04【】R51.ACC/AHA/NASPE制订的起搏器适应证根据2002年ACC/AHA/NASPE制订的指南,按起搏器治疗的需要程度分为3类。第Ⅰ类:有证据和(或)一致认为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第Ⅱ类:经常使用永久性起搏器但对是否有必要植入尚有意见分歧,其中Ⅱa类:证据/意见的倾向有用/有效;Ⅱb类:还不能由证据/意见明确说明有用/有效。第Ⅲ类:一致认为不需要起搏器。Ⅰ类相当于绝对适应证。Ⅱ类相当于相对适应证,其中Ⅱa倾向于安装,Ⅱb倾向于不安装。Ⅲ类相当于非适应证。1.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窦性停搏(窦停)、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第Ⅰ类:(1)SSS致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必须用某些药物,而该药物又引起窦缓并产生症状。(2)窦房结变时性不佳引起症状。第Ⅱ类:Ⅱa:(1)自发或药物诱发窦房结功能低下,心率低于40/min,虽有心动过缓症状但未证实与此有关。(2)不明原因晕厥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Ⅱb:清醒时心率长期低于40/min,症状轻微。第Ⅲ类:(1)无症状患者,包括长期应用药物所致的窦缓(心率低于40/min)。(2)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症状,但该症状并非窦缓引起。(3)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解读: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强调心动过缓引起症状才适合安装起搏器。有3种情况:(1)安静情况下,窦缓、窦停或窦房阻滞所致心动过缓引起晕厥、头晕、疲乏无力等。(2)平时并没有症状,但在运动状态下心率不能相应增加引起症状,即由于窦房结变时功能不佳,限制了患者活动。(3)平时窦缓没有症状,但病人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冠心病心绞痛,必须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而应用这些药物导致了症状性心动过缓。该指南将心率低于40/min且没有症状的患者列为非适应证。但国内电生理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平均心率长期低于40/min,心搏间歇超过3s,或慢-快综合征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终止时有超过3s的室性停搏者,应予安装起搏器。因为这些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如长期心动过缓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过长的心搏间歇易于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等。1.2成人获得性房室阻滞(AVB)第Ⅰ类:(1)任何阻滞部位的三度AVB,伴下列情况之一者:AVB所致的症状性心动过缓;需药物治疗其他心律失常或其他疾病,而所用药物可导致症状性心动过缓;虽无症状,心室停搏≥3s或清醒时逸搏心律频率≤40/min;射频消融术(RF2CA)房室交界区导致的三度AVB;心外科手术后发生的不可逆三度AVB;神经肌源性疾病伴三度AVB。(2)任何阻滞部位的二度AVB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文件编号YB3Y-ZQ-N2K-001职责权限管理手册页码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和解读生效日期第Ⅱ类:Ⅱa:(1)无症状的三度AVB,清醒时心率≥40/min。(2)无症状的二度Ⅱ型AVB,心电图表现为窄QRS波;若为宽QRS波则应列为Ⅰ类。(3)希氏束内或以下水平的二度Ⅰ型AVB。(4)一度或二度AVB伴“起搏器综合征”,临时起搏可使症状缓解。Ⅱb:(1)左室功能不全伴一度AVB(PR间期>013s),缩短AV间期可改善心衰。(2)神经肌源性疾病伴任何程度AVB。第Ⅲ类:(1)无症状的一度AVB。(2)二度Ⅰ型AVB。(3)预期可以恢复且不再复发的AVB。解读:对于房室阻滞,其适应证同样强调症状性心动过缓。无论三度还是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只要有心动过缓症状,即可安装起搏器。如无症状,心室停搏≥3s或清醒时逸搏心律频率≤40/min,也应安装起搏器。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阻滞,不论先天性还是原发性,手术、射频引起还是神经肌肉疾病伴发,阻滞部位如何,原则上均应安装起搏器。但如患者没有症状且室率高于50/min,则可考虑观察。一度和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原则上不考虑安装起搏器。1.3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第Ⅰ类:(1)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伴间歇性三度AVB。(2)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伴二度Ⅱ型AVB。(3)交替性双侧支阻滞。第Ⅱ类:Ⅱa:(1)晕厥未证实由AVB引起,但可除外其他原因(尤其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晕厥。(2)虽无症状,但HV间期≥100ms。(3)心房起搏诱发希氏束以下非生理性阻滞。Ⅱb:神经肌源性疾病伴任何程度的分支阻滞。第Ⅲ类:(1)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