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岚桥小学杨耘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水槽、乒乓球、玻璃球,塑料块、象棋子、钥匙、扣针、纸片等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认识了几种常见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木头和纸。大家看,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两个球,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球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师出示两个球)生:一种是塑料做成的,一种是玻璃做成的。师:是的,现在老师这儿遇到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你们愿意吗?生:(异口同声说)愿意。师:(鼓励学生)看看谁最聪明!(一边拿出瓶子一边说)瓶子里装有多个塑料球和玻璃球,这两种球混合在一起了,注意听要求:在不用手直接拿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将塑料球与玻璃球分开?生1:用筷子夹(有点儿费劲)生2:往瓶子里倒水,塑料球会浮起来。......师:(当学生想到往瓶子里倒水时)这是个好办法,请你过来试一试。生:(很兴奋)上前演示。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齐)塑料球浮上来了,玻璃球留在了水底。师:我们利用有的材料会浮在水中,有的材料会沉入水底的方法,将塑料球和玻璃球分开了。今天我们就从观察身边的材料开始,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二、理论教学理解“浮”、“沉”的意思(1)你能说说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作为“沉”或“浮”呢?---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物品碰到容器底部是沉,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浮”我们用“↑”表示,“沉”我们用“↓”表示)(2)出示一张小纸片,问:把小纸片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教师演示实验。纸片先漂在水面上,(教师轻轻一碰),纸片又沉入水底了,那这种现象是“沉”还是“浮”呢?结论:应该把物品全部浸入水中在观察沉浮。三、探究实验1、从实验盒中拿出实验单。2、小组合作探讨:给实验单上的物品进行分类,看看它们分别是那种材料做成的,然后猜一猜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3、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中。4、汇报交流:将塑料块、象棋子、钥匙、扣针、纸片分为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材料;这些物体中,塑料块、象棋子和纸片是浮的,钥匙、扣针是沉的。四、实验验证1、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齐读实验提示。请小组长组织好组员,分工进行实验:1)请操作员一件一件做实验,等大家观察现象后再拿出来;2)请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用“↓”表示沉,用“↑”表示浮;3)请观察员将实验过的物体擦干,按“沉”或“浮”分组放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按顺序进行实验,并注意记录实验结果。2、小组汇报交流。3、归纳概括: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容易沉,塑料和木头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容易浮,由此可知,物体的沉浮与材料有关。(板书)五、课内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