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计算・研究・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在发动机后置大客车上的应用赵海燕杜明德(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整个系统在发动机后置客车上的匹配设计、计算、布置和经济性分析。关键词: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特点匹配设计计算经济性分析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componentsandfeaturesoftheautotemperature—controlcoolingsystemofengine.andanalysesthematchingdesign、calculation、layoutandeconomicanalysisofthewholesystemonthen;arenginebusbyexample.Keywords:autotemperature-controlcoolingsystemofengine:features:matchingdesign:calculation:economyanalysis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紧缺状况日益凸显,各个行业都把节能作为研究的一个主攻方向。对于客车产业而言,节能降噪问题越来越得到生产企业、客户和政府的重视。对使用传统燃料发动机的客车来讲,降低发动机附件的燃油消耗,尤其是冷却系的能耗及噪声,是客车节能降噪的一个主要方面。1.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组成及特点1.1传统冷却系现状目前发动机后置大客车冷却系统普遍采用靓热器中冷器串联布置,由发动机曲轴皮带轮取力,机械式皮带传动驱动风扇的横置或纵置冷却系统。因其风扇转速只与发动机转速有关,在无需散抛时,冷却风扇仍持续工作,消耗发动机功率。试验数据显示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冷却系统约消耗施动机功率的10%,所以该冷却系统浪费了发动机部分功率,从而增加了油耗。1.2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组成针对传统冷却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冷却系解决方案一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Autotemperature—controlcoolingsystemofengine。这种方案打破了传统冷却系的取力方式,将风扇驱动独立于发动机,使用电控风扇控制风扇风速及风量,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水温和气温的功能。2010年第3期这种方案一般可分为两种组成方式:一种是延续传统的散热器和中冷器串联布置模式,仅用电控风扇代替普通风扇。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使风扇转速脱离发动机转速控制,但因同时冷却水温和气温,所以也存在无谓能耗问题。另一种是将散热器和中冷器设置为两个独立部分,分别由各自不同风扇驱动,“”做到谁的问题谁解决,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分体散热器和中冷器模块的这种方式,它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j1散热器模块如图1中A图所示:由散热器总成、散热器悬置系统、护风罩总成、风扇总成(组、传感器总成(组等组成;2ECU模块如图1中B图所示:由ECU总成、线束总成、显示模块总成、显示模块连接线总成组成;3中冷器模块如图1中C图所示:由中冷器总成、中冷器悬置系统、护风罩总成、风扇总成、传感器总成等组成。散热器模块ECU模块中冷器模块图1—23—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设计・计算・研究・统95’100,℃对闭式加压冷却系统100’110.℃祖1一般推荐将散热器模块、中冷器模块分别此取95℃计算布置在车辆的两侧,以有利于机体散热;t。广散热器出水温度22风扇后端400删范围内,不得有阻挡物,t。2=t.,-Ats℃防止影响散热和产生热风回流:式中:ts——△冷却水在散热器中的最大温33车身侧仓门进风格栅建议采用竖片、前向降,对强制冷却系统取6’12,℃在此取10℃计算。式,以便使车辆前行时产生进风正压力,格栅通道ttt——进入散热器的空气温度40’50,℃在此面积不小于散热器正面积;取40℃计算。44ECU应安装在隔热、防水、防尘、透气的电t—广流出散热器的空气温度器仓内便于拆卸的位置;tR2=tBl+t△。℃55显示模块尽量嵌装在仪表台面板的琴键开△tR_一空气流过散热器的温升关内,方便司机控制;AtR-Qt-/(3600Fz*Cp*Vs宰rs℃66应保证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及以上时,供冷式中:Fz——散热器芯子迎风面积,m2,根据却系统的电流不小于用电量;ECU处于上电状态且初选散热器,Fz=O.71In2。发电机工作状态切勿切断电源总开关;ECU不可处cp-一空气定压比热,为1.047KJ/Kg.℃于50W以上的电磁环境中;ECU电源地与电瓶地间VR-一散热器前的空气流速,对后置发动机可接地电阻要小于0.25欧姆。以认为气流速度完全由风扇产生。一般为8’lOm/s,77进行电焊操作时,需将本系统完全断开电在此取8m/s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