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68例临床应用观察无痛胃镜无痛胃镜68例临床应用观察无痛胃镜[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笔者对200例来我院门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选择其中68例无禁忌证的进行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100%插管成功。2例麻醉用药量稍大,4例检查完后出现嗜睡,时间稍长。观察后全部清醒,无任何不适。1例出现心率减慢。1例出现血压下降。停药后症状均消失。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系舌后缀引起,变换体位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平均胃镜检查时间为8.26min。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无痛胃镜;静脉麻醉;临床应用;安全有效[]R573[文献标识码]B[]1673-7210(20XX)06(b)-15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系统疾病成不断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胃镜作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已被大家所共识,并受益非浅。在国外、日本已把胃镜作为40岁以上人们健康查体的必查项目,旨在及早发现消化系统恶性疾病,并尽早治疗。我国的大中城市胃镜已得到普及。技术也日臻成熟,就是在广大农村及矿区,人们也逐渐开始接受胃镜检查。而消化内镜检查一般情况下不用镇静、镇痛药或仅用局部咽部麻醉来施行。它有一定痛苦,会出现恶心、呕吐、哽咽感、腹痛、腹胀等不适,还有一些患者在术前有恐惧和痛苦心理,并拒绝接受检查。1995年美国消化内镜协会,全美消化学会,消化内镜外科会共同提出内镜检查前的术前给药意见,明确提出内镜医师有义务尽最大努力使内镜受检查者得到利益和安全,所以,在英美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有90%接受无痛苦消化镜检查。近年来,国内不少医院相继开展试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我院20XX年1月~20XX年10月开展了无痛胃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0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患上消化道疾病的200例患者,进行了登记造册,男78例,女22例;年龄17~80岁,平均56岁。1.2方法对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68例患者进行了无痛苦胃镜检查,有麻醉和药物过敏史禁忌使用,并要求在消化内镜室有供氧设备,备有无创呼吸机和抢救药物或一些麻醉药物拮抗剂。静脉麻醉药物选用盐酸丙泊酚(其作用特点起效风速,1min即入睡可开始检查,苏醒快,一般停药后5min即苏醒,无后遗作用)配合枸橼酸芬太尼(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00倍)静脉注射,具有麻醉资格的麻醉师实施麻醉,并签署全麻下无痛苦胃镜检查术知情同意书。具体方法:首先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0.1mg,然后根据体重,按照1~2mg/kg给患者缓慢注射盐酸丙泊酚,同时观察患者,待达到以下镇静标准时插镜检查:①不能应答;②睫毛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③全身肌肉松弛;④血压稍有下降(视具体情况而定),实施胃镜,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2结果68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2例盐酸丙泊酚用量较常人大,约20ml,系有长期饮酒史。4例出现嗜睡时间长,留院观察后全部清醒。1例出现心率减慢。1例出现血压下降,停药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系舌后缀引起,变换体位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平均胃镜检查时间为8.26min。3讨论普通胃镜检查,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恐惧和心里创伤,而且也影响检查和镜下治疗质量,甚至可能诱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实施全麻下无痛胃镜检查便应运而生[2]。无痛胃镜检是近年来麻醉药物发展应用于消化内镜的一种新型检查技术,是麻醉科日常工作的延伸。使用短效镇静麻醉剂,让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安静、舒适、无痛苦地完成检查,不会留下任何痛苦的记忆,同时利于医生精细操作和提高检查治疗质量。盐酸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短效和强效静脉麻醉药[3],具有麻醉效能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平稳、苏醒迅速、可控性强等特征,适合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5],但存在镇痛作用弱和大剂量丙泊酚对循环和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4],芬太尼是一种强镇痛药,与丙泊酚合用,可明显增强麻醉效能,使术中麻醉效果更为满意。两药联合应用可减少各自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够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达到检查所需要的理想状态。笔者选用枸橼酸芬太尼和盐酸丙泊酚作为镇静、麻醉药物。通过68例检查,笔者认为使用该两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