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儿科医学论文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朱丽萍邓婉贞曹蕾冯桂萍邓慧【摘要】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采用DNA280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A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pO.O5),血清补体有上升趋势。尿蛋白减少,肾功能、肝功能、心肌酶和血常规等均有改善。仅1例患儿在1次免疫吸附期间出现血压轻度一过性下降。整个过程患儿均能较好地耐受,无中途退岀者。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实用,熟练操作免疫吸附技术,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免疫吸附儿童doi:10.3969/j.issn.l671-332X.2014.09.022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zI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它通过将抗原、抗体或某些具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作为配基与载体结合制成吸附柱,利用其特异性吸附性能,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患者血液中内源性致病因子,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1-4L免疫吸附已成为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外的重要治疗手段,常被应用于治疗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奏效的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内免疫吸附技术在成人难治性危重症SLE治疗中应用愈来愈广泛,但儿童免疫吸附治疗的相关资料少见,仍需不断的总结经验。我科采用DNA免疫吸附技术治疗5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患儿,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科住院治疗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7-13岁,其中初发3例,复发2例。均接受肾活检,病理IV型4例,III型1例。2例合并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大量蛋白尿、水肿、皮疹。1例明显皮下出血。4例合并肾功能损伤,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2治疗方法5例患儿共进行了10次DNA免疫吸附治疗,每例2次,间隔1天进行。术后均给予甲泼尼龙15-20mg/(kg-d),3d为一疗程,合用环磷酰胺10mg/(kg-d)冲击治疗,2d为一疗程。继以口服泼尼松维持。免疫吸附治疗采用DNA280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体外循环支持系统用JHPUS-1血液净化系统(暨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普通透析管路及双腔静脉导管留置针连接血管通路。首先用5%葡萄糖溶液500ml灌注吸附柱和管道,静置30min(静置期间每隔10min用手轻拍并转动吸附柱1~2min):再用4000ml肝素0.9%氯化钠溶液(内含肝素2500U(20mg)/500ml)自下而上对吸附柱和管道进行预冲,预冲流量为50-100ml/min[1L然后用500ml0.9%氯化钠溶液+12500U(100mg)肝素闭式循环30min以上,使吸附柱充分肝素化[51应特别注意体外循环时,严禁将高浓度的肝素氯化钠溶液输入患者体内[5L在整个预冲洗过程中,均应轻轻敲打灌流器,帮助空气完全排出。同时可在静脉管道上用止血钳反复钳夹,以增大液体阻力,使盐水在灌流器内分布更均匀,使吸附剂尽量吸湿膨胀[6L术前及术中应用肝素,结束后要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减少出血。术前静推地塞米松5〜6mg防止过敏反应,同时给予首剂肝素[1500-3125U(12-25mg)],连接动静脉。开动血泵,治疗中追加肝素375-625U(3~5mg)/h。血泵流速80-150ml/min,吸附时间为2-2.5h,治疗结束时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术前测血气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四项(APTT,PT,TT,FIB),术中严密观察血流是否通畅、针刺口有无出血,如有异常则随时检测凝血功能并调节肝素用量。术中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记录患儿有无不良反应。2结果2.1症状与体征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的体温、血压、精神、食欲和睡眠等般情况明显改善,皮疹、肉眼血尿明显减轻,水肿逐渐消退。2.2实验室资料免疫吸附治疗后患儿ANA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见表1,血清补体也有上升趋势。尿常规、血常规及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3不良反应1例患儿在免疫吸附期间岀现血压轻度下降,给予扩容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