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法律和经济学微观治理、地区环境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邓德军,孙金洲(广酋人学商学院,广酋南宁530004;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重庆400067)摘要:本文讨论了区域环境影响下的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制约作用。我们发现: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能够制约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但是微观治理远不如地区环境因素对控股股东的制约;而且,企业微观治理的制约效应在环境较差的地区显著变弱。我们的建议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必须首先完善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关键词:微观治理;地区环境;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Corporategovernance,localenvirnoment,andthe“tunneling”behaviorofcontrollingshareholdersDengDe-jun,SunJin-zhou(BusinessSchool,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Economic&TradeSchool,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Abstract:We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irm-levelcorporategovernanceandthetunnelingbehaviorofcontrollingshareholderswiththeconsiderationoflocalcnvirnomcnt.Wcfindthat:Betterfirm-levelcorporategovernanceandbetterenvirnmentarehighlycorrelatedwithlesstunnelingbehaviorofcontrollingshareholder,andfirm-levelcorporategovernancematterslessinregionwithbadenvironments・WearguethatthemostimportantthingnowinChinesestockmarketistoreinforcetheenvironmentthecorporationsarefacing.KeyWordsicorporategovernance;Localenvirnoment;controllingshareholders;"Tunneling"5behavior作者简介:(1)邓德军(1975—),男,湖北仙桃人,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2)孙金洲(1976—),男,湖北仙桃人,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教师。联系方式:联系人:邓德军手机:15994476197Email:dengdejun@gxu.edu.cn通讯地址:广西大学商学院会计系邮编:530004---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观治理.地区环境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摘要:本文讨论了区域环境影响下的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制约作用。我们发现: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能够制约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但是微观治理远不如地区环境因素对控股股东的制约;而且,企业微观治理的制约效应在环境较差的地区显著变弱。我们的建议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必须首先完善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关键词:微观治理;地区环境;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资金被控股股东长期无偿占川,似乎己经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2002年底,676家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占款现象,占款总额为967亿元;2003年底,冇占款现象的上市公司为623家,总额为577亿元;2004年底,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累计占用的资金下降为509亿元;而2005年上半年底,有控股股东占款现象的上市公司为480家,占款总额仍有480亿元①。控股股东占款已成为上市公司血临的最大风险,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还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因此,如何防范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成为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我国学者对“掏空”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对公司治理的完善角度,特别是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刘峰等,2004;李增泉等,2004;唐清泉等,2005)。我们认为尽管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非常重要,但控股股东仅仅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方血,因此有必要从公司治理的综合水平來考虑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因为公司治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讣资金的提供者按时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Shleifer和Vishny,1997)。同时,我们认为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背景比公司自身的治理水平更重要,没冇良好的制度背景,再合理的公司治理也难以发挥作用(夏立军、方轶强,2005)。因此,我们认为从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环境出发,考察企业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水平是否能制约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外的研究看,自从LaPortaetal(19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