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均无异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一、提出问题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C:自身前后对照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中国知网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评价证据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作者:陈玲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原文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及背景1.1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1.2背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ltyliverofpregnancy)是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双胎、男胎的孕妇,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为特征,可有肝、肾功能受累的症状。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威胁到母儿的生命安全。2.研究设计方案对我院就诊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13例,发病年龄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初产妇8例(62%),经产妇5例(38%),双胎1例,活产7例,死胎6例,发病孕周为32~37周,平均34+2周。依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在孕晚期发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继之迅速全身黄疸,8例伴有肝区压痛,13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5例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2例合并有真菌感染。3.研究场所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4.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评价标准,本组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为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样本含量:样本总例数1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5.主要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主要的研究结果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7.临床疗效比较注:因本篇文献采用的是自身对照,未行人工肝和血液透析治疗病人预后不得而知,故假设这些病人将全部死亡,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死率比较组别病例数病死例数病死率行人工肝及血液透析治疗后13323%治疗前1313100%8.主要临床结论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了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是AFLP有效的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