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_红楼梦_习语翻译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10卷总第39期)Journalof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No.32022(Vol.10SumNo.39)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红楼梦》习语翻译3●赵昌彦(淮阴师范学院大外部,江苏淮安223001)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古典文学巨著,其语言精辟,但理解难度较大,尤其是体现浓厚汉文化的习语的翻译给中国的翻译者造成极大困难,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版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本文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只要达到功能对等、不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就是成功的翻译。关键词:红楼梦;习语;文化;功能对等中图分类号:H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9-4458(2022)03-0364-02一所谓习语,一般都有固定的结构,其结构也含短语和句子,在人们长期、广泛的运用中已成为一种表达某个思想、某个含义的定型语素组合。L.P.史密斯在《词汇和习语》一书中说:“我们最好的习语和最好的词一样,不是产生于图书馆、会客厅或华丽的剧院,而是在工厂、厨房和农场里产生的。”这说明习语是人们在劳动时间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思想结晶,它们主要来源于生活。另外,它还来源于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它们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比喻有趣、意义含蓄等特点,且具有多种修辞特点,运用它们能使文章精巧、洗练,有表现力。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手段,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换模式,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二者密不可分。《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采用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浓厚的习语,要想准确地译出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底蕴绝非易事。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从尤金?柰达(Nida,E.A)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杨和霍克斯两译本中的部分习语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探其是否如何成功传译文化信息。杨宪益夫妇旨在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多了解汉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并且他们多采取语义翻译的方法。霍克斯的翻译目的也非常明显,即取悦于译文读者,因此他遵循了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了归化的方法,而他即多采取交际翻译的方法。二所谓忠实表达原文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其中,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第一,用英语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都相近的习语直译汉语中的习语是最好的翻译方法,因为两者在源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对读者所引起的反应是相似的。在译入语中找到“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又不损伤原有的文化元素,是最理想的翻译境界。如以下译例。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vol1.90).2)“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2outrice”(vol1.344)英语国家的读者所熟知的谚语是“Manproposes,Goddisposes.”杨译本将“God”一词换成佛教用语“Heaven”,译出了的民族文化的内涵,也符合译入读者的理解习惯,并且在上下文中也出现了“Buddhism”,改用“Heaven”也保持了译文的整体性,实为神来之笔。例2)中的rice反映了中国人主食为米饭的饮食习惯,而不是符合西方人口味的bread,3收稿日期:2022-01-02作者简介:赵昌彦(11011-),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大外部,助教,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及大学英语教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10卷总第39期)Journalof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No.32022(Vol.10SumNo.39)从功能对等角度...